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新专业需完善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一 部 分
教 学 计 划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为城乡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牢固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以及牙齿矫形和口腔修复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原则,热爱口腔医学技术事业,有为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事业献身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面向城乡、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医学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重点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口腔医学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1.毕业时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及医学人文精神,面向城乡、面向社区、全心全意的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树立为医学事业敬业终生的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掌握较坚实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毕业后能较熟练地运用口腔医学技术对口腔、牙体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具有一定的口腔保健和□腔疾病预防知识能力。
具体能力是: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从事口腔疾病防治的实际技能。
(3)具有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4)能独立地进行口腔护理技术操作。
(5)具有对口腔急重病人的初步处理能力。
(6)具有制作牙齿矫形器、常用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等修复体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口腔卫生宣教和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能力。
(8)达到全国英语二级以上水平。
(9)具有国家一级以上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有健全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治疗医学
四、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要、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护理技术、口腔预防医学。
五、课程设置授课时数
(一)必修课
1.思想政治理论课:共计130学时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该课程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它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它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以法办事,以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6学时(含10学时的形势教育),《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中宣部、教育部确定的高校重要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把握其理论精髓、理论主题、理论基石、理论核心,达到学生能学懂、理解和应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形势政策介绍国内国际有关形势或国家对内对外相关政策,介绍社会热点及国际突发事件,介绍招生就业等相关情况。
2.英语: 110学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英语交流信息,并要求学生通过全国英语二级以上考试。
3.体育与健康:74学时,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积极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太极拳、太极剑)、艺术体操、医疗保健操等。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具备健康的体魄。
4.计算机应用基础:54学时,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能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和传送所需信息,另外在课余时间自愿参加计算机练习,提高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并要求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考试。
5.人体解剖与组胚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