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 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授课提纲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公仆意识淡化,官本位根深蒂固 大局意识缺乏,本位主义滋长 思想僵化保守,官僚主义严重 享乐主义泛滥,行政成本上涨 权钱交易屡见不鲜,腐败与日俱增 政绩观念扭曲,弄虚作假成风 (二)公务员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职业 公务员赖以开展职业活动的平台是作为政府的公共组织,这个组织的性质是一种为公的服务于民的组织。 公务员是政府中的工作人员,是掌握和行使公共权力的职业群体,理应为最广泛的公共利益开展职业活动,并且这也是唯一不受市场调节的职业。 公务员的职业是一种会经常地面对角色冲突以及伦理困惑的职业。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有效管理公务员队伍的要求 公务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代表着国家和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肩负着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其履行职责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鉴于公务员职业行为的重大影响,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各种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来规范和制约其职业行为。通过立法来规范公务员职业行为,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 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在新历史形势下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要求 当前,我们处在全面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市场经济运行原则被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公务员的从业理念和职业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腐败现象、渎职现象以及不作为、不当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屡屡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公务员整体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公务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 公务员如何行使公共权力、处理国家事务,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工作效率,关系到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这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也是公务员队伍职业化的需要。 二、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 (一)历朝历代的官德要求 官德就是权力道德,即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亦即各级官员运 用权力、执行公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历朝历代关于官德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如: 西周朝有知(智)、仁、圣、义、中、和“六德”和孝、友、睦、姻、任、恤“六行”; 秦朝有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等“五善”; 汉朝有质朴、敦厚、逊让、节俭等“光禄四行”; 晋朝有忠恪匪躬、孝敬尽礼、友于兄弟、洁身劳谦、信义可复、学以为己等“中正六条”; 唐朝有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等“四善”。 (二)古代官德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有相应的一些规定和说法。但要求标准最高最严的、最受人们重视的则莫过于“师德”和“官德”两种。 1、关于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安危的问题,古人早有深刻认识。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才能真正治好国,以德理民才能真正理好民,实行“德治”才能长治久安。 2、官德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王安石所说“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授有德则国安”(《管子》),授无德则国乱…… 3、古人也充分认识到官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巨大影响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孟子说:“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唐太宗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竟进。” (三)古代的官德修炼 历史上一切清官廉吏无不重视自身的官德修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终成正果”——赢得清廉美誉,流芳千古。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点点滴滴做起。 《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典型案例2-1】曾国藩的官德思想 淳朴家风,恪守不移 风云变幻,大势所趋 良师益友,相互激励 诸子百家,兼收并蓄 秉承儒学,敬德保民 三、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 (一)行政伦理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干部和公务员行为规范建设 中央纪委: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为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有力保证 中央纪委2012年1月12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贺国强要求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要紧扣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