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制与管理体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生产法制与管理体制第1页/共49页第2页/共49页 主要内容 一.《宪法》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立法依据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学习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分)四.省、市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五.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3页/共49页安全生产法规与管理体制一.《宪法》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立法依据1.《宪法》颁布和修订2.国家任务 3.国家权力4.公民权利和义务第4页/共49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学习 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1.1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1.2中国加入“WTO”后国际游戏规则的需要;1.3充分认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对国内、外的影响。 第5页/共49页2.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 关系 2.1“安全第一”的基本内涵[1]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的;[2]危险预知是第一位的;[3]安全操作(行为)第一;[4]生产必须服从安全;[5]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2.2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安全效益观。 第6页/共49页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3.1建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实现本质安全化。3.2采用现代安全管理,做到“五变五为”:[1]变充血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2]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3]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4]变管理对象为管理的动力[5]变静态被动式管理为动态主动式管理第7页/共49页4.建章立制 从严管理4.1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跟踪信息反馈4.2 以人为本,从严管理[1]以“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教育职工[2]以“柔情”的举措规范职工安全行为[3]以“绝情”的管理爱护职工[4]以“无情”的处理启发职工第8页/共49页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5.1安全生产法规范畴及法律效力(1) 概念: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2) 范畴: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3)法律效力: [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国家法律效力高于行政、地方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高于本级和地方政府规章[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于地方政府之间具有同等效力第9页/共49页5.2安全生产法规的特点 (1) 保护对象是劳动者(从业人员)、生产经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生产资料和国家财产(2) 具有强制性(3)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既有政策性、又有科学技术性第10页/共49页5.3我国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五个层次) (1) 国家一般(通用)性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2)国家专业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3) 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如,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国家标准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等;(4) 行业(地区)劳动安全、安全生产专门法律法规:如,《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利保障规定》;(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以及责任制度:如,《某某公司劳动安全卫生评估考核奖惩办法》法》等等。 第11页/共49页5.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分类 (1) 安全生产管理综合法规;(2)?安全生产监察常用法规; (3) 安全文化教育法律法规。 第12页/共49页5.5三大规程: 1956年5月25日颁布(1)《工厂安全卫生规程》(2)《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3)《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第13页/共49页5.6《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五项规定)(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规定(3)安全生产教育的规定(4)安全生产检查的规定(5)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的规定(1963年发布)第14页/共49页《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年50号文)“四结合”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第15页/共49页5.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1)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2)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3)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4)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5)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第16页/共49页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6.1《安全生产法》目录(共七章,九十七条)6.2《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1)制定《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制定《安全生产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