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显示器.ppt

发布:2019-08-09约1.29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复习 1.1 计算机故障查找的基本原则? 内容回顾 1、液晶显示器电路主要由 和 两 两部分组成。 显示器有哪几种? 思考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CRT显示器中显像管的屏幕上涂有荧光粉,显像管中的电子枪可以发射电子束,荧光粉在电子束的轰击下发光。 为了能使电子束打到屏幕的任意一个地方,可以利用行扫描电路使电子束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扫描,利用场扫描电路使得电子束沿屏幕的垂直方向扫描。 彩色显像管基础知识 显像管是显示器最重要、价格最贵的部件。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直接影响着显示器的分辨率、亮度、色彩等技术指标。 1、显像管的分类 彩色显像管基础知识 彩色显像管基础知识 2、显像管的基本组成 (a)荧光屏部分。内部涂有能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粉,在高速电子束的轰击下能发出三基色光。 (b)锥体部分。内外都涂有导电的石墨层或喷镀铝膜,其目的一是防止外界光干扰,二是内外石墨形成一个电容,作为高压滤波电容。 (c)管颈部分。内部装有电子枪,电子枪是由灯丝、阴极、(彩色显像管有三个阴极,分别用RK、GK、BK表示)、栅极、加速极、聚焦极、高压阳极组成,它是发射电子束的部件。 彩色显像管基础知识 3、电子枪各部分的作用: 1) 灯丝的作用:通电后将电能转变成热能并对阴极加热,使阴极表面产600-800。C的高温,创造一个使阴极发射电子的外部条件。 2) 阴极的作用:阴极呈圆筒状,灯丝装在圆筒内部,顶端涂有钡锶钙的氧化物,灯丝通电时,阴极受热后发射大量电子。 3) 栅极的作用:通过改变栅极电压的大小,改变显像管电子束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荧光屏的亮度。栅极套在阴极外面,是一个金属圆筒,顶端开有小孔,让电子束通过。 彩色显像管基础知识 3、电子枪各部分的作用: 4)加速极的作用:用来控制阴极发射的电子束到达荧光屏的速度。 5)聚焦极的作用:用来使电子束能够准确地轰击到荧光屏上的某个像素。彩色显像管聚集极通常加5-8kV电位。聚集极、加速极及高压极一起构成一个电子透镜,使电子束会聚成一束轰击荧光屏荧光粉层。 6)高压阳极的作用:建立一个强电场,使电子束以极快的速度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粉。高压阳极通常为22-34kV。 CRT显示器成像原理 1、扫描成像原理 (1)电子扫描 行扫描、行扫描正程、行扫描逆程、行周期 场扫描、场扫描正程、场扫描逆程、场周期 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在水平回扫和垂直回扫期间,需要对电子束进行抑制,不让回扫线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在行回扫期间对电子束进行抑制的信号称为行消隐信号。 CRT显示器成像原理 (2)图像的形成 光栅的亮暗与电子束的强弱有关,控制电子束的强弱即可改变光栅的亮暗程度。 如何控制电子束的强弱? 可以通过改变栅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来实现。在显像管中,栅极电场是阻滞电场,阴栅之间电位差越小,阴极发射电子越多 ,电子束越强;电位差越大,电子束越弱。 只要把欲显示的信号加到栅极或阴极上,那么,当信号电压的幅度变化时,电子束的强弱也就随之变化,从而在屏幕上出现随信号电压的幅度变化而转化的画面。这就是图像的形成过程。 CRT显示器成像原理 如何在显示器上得到稳定的图像? 要在屏幕上得到稳定的图像,必须保证电子扫描和视频信号的发送同步进行。因此,计算机主机需要向显示器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电子扫描,这个控制信号叫同步信号。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的控制下便得到正常的图像。 刷新频率:主机需要把一幅图像的信息重复传送到显示器上去,使电子枪不断地反复“点亮”荧光点,才能保证图像能持续而稳定地进行显示。图像每秒重复的次数称为刷新频率。 8.1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CONTD…) 1、R、G、B信号处理电路:对R、G、B信号进行放大并加对比度和亮度控制。 2、视频输出与显像管电路:对RGB信号进一步放大后,激励显像管阴极发射电子束。 3、电源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变成各电路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 4、显示模式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前者根据显卡送来的同步信号识别出各种显示模式,通过模式控制电路控制行、场扫描电路改变频率。不同的行频,显示器各电路的工作电压有所不同,需要电源控制电路对电源加以控制,调整输出电压。 5、行扫描电路:从模式识别与同步脉冲信号处理电路中得到同步脉冲信号后,产生一个与同步信号频率相同的锯齿波扫描电流,经放大后在行偏转线圈中形成垂直方向的磁场,使显像管阴极发出的电子束沿水平方向扫描;同时行扫描电路输出的行逆程脉冲经行输出变压器绕组升压或降压,为其他电路提供高、中、低工作电压。 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