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汽轮发电机组液压对轮螺栓改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50MW汽轮发电机组液压对轮螺栓改造
肖荣强 汪永久 杜东明 孙厚武
(华能大连电厂)
摘 要: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联轴器螺栓拆卸困难的问题,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一直困扰着电厂的安装及检修工作。华能大连电厂利用机组检修的机会,应用东方汽轮机厂的技术人员研发的液压拉伸螺栓,对高、低压对轮及低、发对轮传统联接螺栓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关键词:汽轮机 联轴器 液压螺栓
以往汽轮机联轴器法兰螺栓联接的概念是依靠紧密间隙紧固即铰孔直径接近法兰螺栓的直径。这类螺栓的安装及拆卸耗时费力,由于间隙很小需要小心放入,否则螺栓容易卡死在联轴器螺孔内。另外,装上螺栓后,上紧螺母通常需要重型力矩紧固设备,有时甚至需要用行车来帮忙。使用液压螺栓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膨胀螺栓相似,它使用锥形配套的原理, 径向紧固螺栓比常规螺栓大3~5倍的间隙装入螺孔中,再用液压泵将套筒内的径向紧固螺栓拉动,在锥形套筒内的相对运动使套筒在联轴器螺栓孔内膨胀,使用轻型的液压装置向径向紧固螺栓施加一个精确的轴向负载,从而达到径向紧固的目的。通过设计计算,无论使用何种材料,在此紧固的过程中,套筒绝对不会脱离联轴器螺栓孔的孔壁。每个螺栓的整个安装过程需时约15~20分钟。
1 液压螺栓的发展情况及其使用优点
液压螺栓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欧洲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最早应用是在1994年左右。它的出现和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使得该技术迅速在潜艇轮机、海轮轮机、发电厂等大型汽轮机组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进口的汽轮发电机组上的联轴器,基本上随机配备了这种产品。液压螺栓在欧洲电站及大型舰船上已广泛采用。国内进口的部分法国ALSTOM的350MW和900MW汽轮发电机组,如四川江阴发电厂、重庆珞璜电厂、广东大亚湾核电厂、广东岭澳电厂等采用的是这种连接螺栓[1],另外,华能福州及华能岳阳电厂都由传统连接螺栓改为了液压螺栓 [2],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液压螺栓相比,液压螺栓具有安装间隙小、拆卸容易、定位精确、对轴系振动影响小、备件周期短、螺孔不易拉伤、拆装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具体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传统连接螺栓与液压拉伸螺栓的对比
传统联接螺栓 液压拉伸螺栓 安装间隙大小 按制造场要求0.01-0.03mm,但一般要放大到0.06-0.1mm,甚至更大 传入时0.10mm左右,安装后,间隙被消除 拆装难易程度 安装、拆卸较困难,有时只能强行将螺栓拆装,使螺栓及螺孔遭受严重破坏 较大间隙条件下插入螺孔,安装快捷且容易,拆卸时间隙恢复,轻松取出 定位精度 由于必须留有间隙,势必会影响联轴节的定位精度,甚至出现张口和错位 锥套扩张使螺栓与螺孔之间的间隙被消除,定位精度高 对轴系振动的影响 法兰盘张口错位,螺栓承受巨大的不均匀剪切力,可能造成是轴系振动,给机组稳定性带来很大的危害 由于能在落空中形成可控的径向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联轴器法兰盘间的滑移错位,有利于消除机组振动 备件周期 强力拆卸造成了螺栓毁坏,库存备件不足,需向厂家订购,周期难以保障 拆卸方便快速,螺栓不会受损伤,可重复使用 螺孔是否拉伤 螺孔拉毛,给联轴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需重新铰空,需花费时间 锥面结构可快速拆卸,消除螺栓卡死、螺孔表面损坏 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差,延误工期。 便于解开联轴节,分析解决振动等问题,应急能力强 使用寿命 经常要更换损坏的螺栓 与机组寿命等同,可重复使用 拆装时间 一般三天至半月不等 一天可拆装完所有螺栓 经济效益 螺栓损毁,螺孔损伤,影响转子的寿命。 以一台300MW机组为例,停机一天产值损失就达百万元 2 液压螺栓的使用原理
液压螺栓由一只外部是锥形的芯轴和内孔也是锥形的外套、还有两端可拆卸的两只螺母所组成,具体部件组成情况请参照右图1。安装时,当锥形面螺杆在轴向拉力的作用下,使锥形套受力向外膨胀,外径变大,使螺栓和锥套在螺孔中产生适当的过盈配合,完全消除预留的较大螺孔间隙,达到精确定位,再利用强大液压拉力拉伸螺栓后拧紧两端螺母,可准确控制螺栓紧力,达到很高的连接精度与连接强度。特别重要的是,锥形螺栓很容易退出,锥套自然收缩,间隙恢复到安装时的水平,即可轻松取出整套螺栓。
3 液压螺栓的强度计算
液压螺栓具有传统螺栓所不具有的优点,但传统螺栓毕竟出现时间早,经历了上百年的使用证明其强度能够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对液压螺栓各部件的使用强度进行计算,确保其使用安全。
3.1 螺栓的强度计算
按照西屋公司规范《PH25718.01》,要求对轮螺栓必须满足下列公式:
nA≥πD53/16D2η
式中n:螺栓总数量;
A:每个螺栓最小断面面积(英寸2);
D2:螺栓中心孔直径(英寸),D2=740mm;;
D5:联轴器最小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