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尘装置02电除尘器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电晕极和集尘极上都会有粉尘沉积 ; 粉尘沉积在电晕极上会影响电晕电流的大小和均匀性,一般方法采取振打清灰方式清除 ; 从集尘极清除已沉积的粉尘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粉尘重新进入气流。 在湿式电除尘器中,用水冲洗集尘极板; 在干式电除尘器中,一般用机械撞击或电极振动产生的振动力清灰。 *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现代的电除尘器大都采用电磁振打或锤式振打清灰。振打系统要求既能产生高强度的振打力,又能调节振打强度和频率。 常用的振打器有电磁型和挠臂锤型 。 * 电除尘器结构-除尘器类型 除尘器类型 双区电除尘器-通风空气的净化和某些轻工业部门; 单区电除尘器-控制各种工艺尾气和燃烧烟气污染。 管式电除尘器:用于气体流量小,含雾滴气体,或需要用水洗刷电极的场合; 板式电除尘器为工业上应用的主要型式,气体处理量一般为25~50m3/s以上。 * 电除尘器结构-电晕电极 电晕电极 常用的有直径3mm左右的圆形线、星形线及锯齿线、芒刺线等 电晕线的一般要求:起晕电压低、电晕电流大、机械强度高、能维持准确的极距、易清灰等。 a.圆形线 b.星形线 c.锯齿线 d.芒刺线 * 不同的放电电极 1 电线电极 2 星型电线电极 3 带式电极加刺(在Schwazer Pumper使用) 4 弹簧电极(在KW Lippendorf 和Boxberg IV使用) 5 带刺的管电极 6 板式电极 * 电除尘器结构-电晕电极 电晕电极 电晕线固定方式 重锤悬吊式 管框绷线式 * 电除尘器结构-集尘极 集尘极 集尘极结构对粉尘的二次扬起,及除尘器金属消耗量 (约占总耗量的40%~50%)有很大影响 性能良好的集尘极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振打时粉尘的二次扬起少 单位集尘面积消耗金属量低 极板高度较大时,应有一定的刚性,不易变形 振打时易于清灰,造价低 * 电除尘器结构-集尘极 常用板式电除尘器集尘极 进展-宽间距压电除尘器:现已公认,在某些情况下板间距可比平常增加50%~100%,然而除尘器性能并未改变。其原理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 * 电除尘器结构-高压供电设备 高压供电设备提供粒子荷电和捕集所需要的高场强和电晕电流 供电设备必须十分稳定,希望工作寿命在二十年之上 通常高压供电设备的输出峰值电压为70~l000kV,电流为100~2000mA 增加供电机组的数目,减少每个机组供电的电晕线数,能改善电除尘器性能,但投资增加。必须考虑效率和投资两方面因素 * 电除尘器结构-气流分布板 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对除尘效率具有较大影响 为保证气流分布均匀,在进出口处应设变径管道,进口变径管内应设气流分布板 最常见的气流分布板有百叶窗式、多孔板分布格子、槽形钢式和栏杆型分布板 对气流分布的具体要求是: 任何一点的流速不得超过该断面平均流速的 40% 在任何一个测定断面上,85%以上测点的流速与平均流速不得相差 25%。 * 电除尘器结构-气流分布板 气流分布不均匀时,电除尘器通过率的校正系数FV 通过率 * 粉尘比电阻 通常所需要的粉尘的最小导电率是10-10(Ω/cm)-1 高比电阻粉尘-导电率低于大约10-10(Ω/cm)-1,即电阻率大于1010Ω/cm的粉尘; 影响粉尘层比电阻除粒子温度和组成之外,还包括粒子大小和形状,粉尘层厚度和压缩程度,施加于粉尘层的电场强度等 ; 在评价电除尘器的操作性能时应根据现场测得的粉尘比电阻数据 。 * 粉尘比电阻 烟气湿度和温度对粉尘比电阻的影响 a.飞灰 b.水泥窑粉尘 * 粉尘比电阻 高比电阻粉尘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 高比电阻粉尘会干扰电场条件,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低于1010Ω/cm时,比电阻几乎对除尘器操作和性能没有影响 比电阻介于1010~1011Ω/cm之间时,火花率增加,操作电压降低 高于1011Ω/cm时,产生明显反电晕 * 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除尘器伏安特性的影响 * 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有效驱进速度的影响 * 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 粉尘比电阻 克服高比电阻影响的方法 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 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 烟气调质 增加烟气湿度,或向烟气中加入SO3、NH3,及Na2CO3等化合物,使粒子导电性增加。最常用的化学调质剂是SO3 改变烟气温度 向烟气中喷水,同时增加烟气湿度和降低温度 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 烟气调质 S含量对粉尘比电阻的影响 Log10resistivity, Ω?cm *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仍然主要采用经验公式类比方法 参数 符号 取值范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