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输业对物流产业的影响..doc

发布:2017-01-30约7.8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输业对物流产业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受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是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因此搞好交通运输工作对物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同交通运输的关系更为密切。早期,物流几乎不具有明确的内涵,常常被视同运输;随着物流内涵的扩展和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物流形成了包含有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功能的完整体系,但是运输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在物流活动中,运输承担了物品在空间各个环节的位置转移,解决了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场所的分离,是物流创造“空间效应”的主要功能要素,具有以时间(速度)换取空间的特殊功能,是城市、区域、国家以及国际物流经济发展的启动器。其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物品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物流业务的中心活动。可以说,一切物体的移动,都离不开运输环节,运输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合理化。在国外,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运输业和物流业常常是联合经营的。在我国,运输业和物流业基本上分而设之,虽然一部分物流企业也自备一定的运输工具,但大量运输任务还是要运输部门来完成,因而运输的关键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   2.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较大的比重。在进行物流活动中,直接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所需支付的直接费用主要有: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搬运费和运输损耗等。而其中运输费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运输费用的研究,如日本曾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在成品从供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费用中,保管费占16%,包装费占26%,装卸搬运费占8%,运输费占44%,其他费用占6%,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流通费用则占到9%~10%,可见运输费在物流费用中的比重之大。因此在物流系统中,如何搞好运输子系统的工作,积极开展合理运输,不仅关系到物流的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到物流的费用。运输系统合理化,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分工,运输范围的优化设计,以及运输路线的规划等,对于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里讲的运输是指作为物流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的运输,它同作为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交通运输业是有区别的。物流中的运输子系统不含客运流,主要解决物品在空间的位移问题。我国运输体系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体系是指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5种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在交通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铁路运输业整体水平显著提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在全国铁路机车中,内燃、电力机车比重达到99.3%,主要干线全部实现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达到2.3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比重由2002年末的29.2%提高到37%。2006年全国铁路客货运输量、国家铁路运输收入、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客运量、货运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 二、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明显加强 2006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4.5万公里,比2002年末增加2万公里,增长80.4%,年均增长15.9%。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区、市)都建有高速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省(区、市)达到6个。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2006年末,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3%,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2006年末我国公路密度达到3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2年末增长95.8%,年均增长18.3%。农村公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出行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6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186.048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为1.0131万亿人公里,货运量为146.6347亿吨,货物周转量为9754亿吨公里,分别比2002年增长26.1%、29.8%、31.4%和43.8%。2006年全社会公路运输集装箱3518万标箱、货运量3.6748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50.7%和145.6%,年均分别增长25.8%和25.2%。 2006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23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