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包装设计中的纸材应用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安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纸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学 科 设计艺术学
学 号 1313051460
姓 名 熊晓月
导 师 王家民教授
日 期 2015年1月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1月
填 写 说 明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研究背景与意义;2. 国内外研究进展;3.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5.课题的主要难点及拟采取解决方案;6. 预期研究成果;7.主要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必须标注)
纸材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载体,结束了先祖在石壁、兽甲骨、竹木简和帛上书写的历史。东汉时期,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造纸技术,生产出比以前更好的植物纤维纸。[1]既据《后汉书》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 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2],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
造纸术发明以来,纸张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材料,它所适用的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除了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外,纸还有一个突出的功能,就是包装。纸的出现,逐渐替代了以往成本昂贵的绢、锦等包装材料。《汉书·孝成赵皇后传》中就有用“筐中有裹药一枚、赫蹄书”[3]的纸包装中药的记载。从此,在商业活动中,纸被运用到食品、药品、纺织品、化妆品、染料、火药、盐等物品的包装中。另外,人们在造纸过程中不断对其改进,比如加上染料制成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包装纸;加上蜡制成有防油、防潮功能的包装纸等。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印刷的早期形式——拓印。存世的一些单张的石刻拓印,应被看成是早期的印刷品。印刷术的发展是由雕版印刷的发明开始的。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纯熟,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敦煌发现的公元 868 年刻印的《金刚经》,版面工整、图文并茂、印制精美,体现了印刷技术与版面设计的结合。
到了宋代,我国雕版印刷达到了高峰,许多地方形成了大规模的刻印中心,这时期出版印刷大量典籍。印刷术自然也被运用到包装设计之中,在包装纸上印上商号、宣传语和吉祥图案已相当普遍。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包装资料是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针铺的包装纸,其四寸见方,铜版印刷,中间是一只兔子的图形标记,上方横写着“认门前白兔为记”,下半部有广告语“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4]图形鲜明,文字简洁易记,已经具备了现代包装的基本功能,并体现出明确的促销功能。
19 世纪早期,美、英、法等国开始研发硬纸盒生产技术,直到 1850 年前后,美国有人发明了折叠式的纸盒和生产技术,1856 年英国人发明了瓦楞纸板用于包装灯泡,在 19 世纪后期发明了外包装用的瓦楞纸箱,这才真正意义上使纸成为包装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国外食品包装一般都采用纸盒、纸袋、纸筒、纸罐等各类纸质容器。特别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食品、仪器仪表业中,纸质容器包装大量替代了马口铁罐和铝罐包装。在纸质包装容器中,瓦楞纸箱的应用最广泛,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现在国际上纸质品的发展方向是包装产品具有多功能性,如具有防潮、保鲜、保温、杀菌、防腐等各种功能,以更好地保护和保存食品。纸张人均消耗量己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进入到 21 世纪,在全球使用的各种包装材料中,纸和纸板所占比例最高,占
总产值的 35.6%,总产量的 37%。中国纸与纸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不断增
长,由 2000 年的 9.5%到 2005 年的 15.3%。2000-2005 年间中国纸与纸板的产量平均年增长速度高达 12.6%,而亚洲和世界的平均值仅分别为 6.2%和 2.5%。从 2001
年起中国纸与纸板产量超过日本从而成为世界第二大产纸国。2006 年中国纸与纸
板产量达 6500 万吨,是日本的两倍多。到 2008 年底,中国造纸业的产量过 8300
万吨,跃居世界第一。预计到 2010 年,我国纸浆需求量将增加到 6500 万吨;纸
及纸板需求量将增加到 7000 万吨;纸制品需求量将增加到 3000 万吨。此外,纸
类包装材料与纸容器增长势头十分迅猛,预计到 2010 年纸类包装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