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果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doc

发布:2017-01-10约1.71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果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ΧΧΧ (ΧΧΧΧΧΧΧ,ΧΧ ΧΧ 000000) 前言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为应对首都及其周边地区日益严重的风沙危害的一项林业工程。该工程通过对已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自2000年实施以来,工程区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从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使北京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工程达到了预期规划任务。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实施成效;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京津乃至华北地区多次遭受风沙危害,2000年春季,北京地区连续12年发生较大的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工程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保护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2]。 [1] 1启动背景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根据首都及周边地区风沙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于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目的就是通过植被保护、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及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优化首都生态环境,提升北京国际地位,实现绿色奥运,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批准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65个县(旗)试点。2001年,试点范围由65个县(旗)增加到75个,试点工作全面展开。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工程规划,工程全面启动。 2风沙源分析 2001年我国有32次沙尘暴天气,其中,18次是在蒙古国南部形成后移到中国境内,14次在内蒙古境内形成。因此,可以认为中亚及蒙古国是影响北京的境外沙尘源地,广阔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是影响北京的境内沙尘源地,包括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化草原及裸露耕地等是沙尘产生的主要发源地。离北京最近的沙尘源地主要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浑善达克沙地、乌兰察布高原、山西雁北、河北坝 上地区,这里海拔1000-1600m,地势高出北京1000m左右,离北京直线距离200-300km,北京又处于南下冷空气的通道。近年来,离京津地区最近的沙尘源地受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早、少雨的影响,同时,该地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加大,人为滥垦、滥牧较为严重,造成土地沙化加剧,局部地区赤地千里。京津风沙源成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2.1草原沙化严重 草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及牲畜。以锡盟为例,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相比,草场高度从50-100cm降至20-40cm,盖度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