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关于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好看.pdf

发布:2024-08-01约1.9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关于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

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

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

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

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

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

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

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

第1页共4页

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

内容的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

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

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

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

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

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

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

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

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

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

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

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

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

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

归所有了。

第2页共4页

融合上巳节习俗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

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

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

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

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

踏青的生动写照。

约从唐代的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

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

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

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

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

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清明节的作文

今天是清明节。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天气也阴沉沉

的,我们一家去慈湖踏青。

我们走在路上,看到那坚强的小草又凭着它顽强的毅力破土

而出,对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换上了碧绿的新衣裳,绿草中鲜

花片片,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我们又走了一段路,来到

一片田野里,眼前到处是一片赏心悦目的金黄,油菜花精神抖擞

的肃立着,一颗颗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灿灿的小花上滚

第3页共4页

来滚去……慈湖边,柳树的一条条杨柳辫上还有绿叶和嫩芽装饰,

真是比任何女孩的头饰品还要好看。

经过了慈湖陵园,我们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看着烈士们的

坟墓,看着一个个花圈,看着纯洁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涛

起伏。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

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

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

家的栋梁。

接着,我们又去了黄夹岙,山上也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

满着怀念,看着这景象,我的心中又有了一些惋惜。希望我的长

辈们都能够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这次的清明节踏青给了我更多的感触,还使我又一次了解了

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获好大啊!

第4页共4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