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关键技术.pdf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在生产制造
中降低成本;生产工艺改进促进提高设计灵活性,设计与工艺是一个互利互进的
关键环节。
一、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分析
从构件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详图:制作适合生产的构件详图,包括模板图、配筋图。
2)模具图纸设计:符合模具设计的初步构件图可以在构件外观尺寸确定后提
供,设计师根据需要可审核模具图。
3)模具加工:尽量考虑模具使用的通用性及重复利用率。
4)工厂备料:设计确定构件的所有预埋件型号、外饰面材料、门窗型号等。
5)绑筋、组模、预埋:构件图中需明确表示配筋要求、预埋件的定位、防雷
设置要求,注意位置需避免互相干涉。
6)混凝土浇筑:构件图需表达不同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标号。
7)脱模、养护:构件图需表达脱模的吊点、吊具型号及位置。
从构件物流运输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养护:是否达到脱模、起吊强度要求,要求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2)成品堆放:构件详图明确构件编号、楼栋号、层号、轴线及构件顺序,构
件表面喷涂相应信息。
3)成品质检:对应构件详图检验钢筋外露尺寸、构件尺寸等,发放合格证或
准用证。
4)构件装车:构件拆分尺寸考虑车辆宽度及载重要求,配备专用构件运输架。
5)构件质量检查:深化设计图纸明确构件验收标准。
二、工业化建筑的结构体系分析
工业化建筑是指采用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而成的
建筑。
外墙挂板体系
内墙用大模板以混凝土浇筑,墙体内配钢筋网架;外墙挂预制混凝土复合墙
板,配以构造柱和圈梁。便于施工,加快进度,提高建筑的工厂化加工,确保工
程质量和不降低抗震能力的前提下节省建设投资。
预制部件: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
体系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
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
适用建筑: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装配式框架体系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按标准化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特点将柱、梁、板、
楼梯、阳台、外墙等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塔吊等大
型设备安装,形成房屋建筑。
研砼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商办综合楼
采用装配整体性框架结构体系
预制部件:柱、叠合梁、叠合楼板、阳台、楼梯等
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
高,成本较高。
适用高度:60米以下
适用建筑:公寓、办公、酒店、学校等建筑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装配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其定义是主要受
力构件剪力墙、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
板)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现场拼装后,采用墙板间竖向连接缝现浇、
上下墙板间主要竖向受力钢筋浆锚连接以及楼面梁板叠合现浇形成整体的一种
结构形式。
研砼华纺和成金山“未来派”项目采用装配剪力墙体系
预制部件:剪力墙、叠合楼板,叠合梁、楼梯、阳台、空调板、飘窗、户隔
墙等
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70%,房间空间完整,几乎无梁柱
外露,施工简易,成本最低可与现浇持平、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
一般。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
适用建筑:保障房、商品房等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根据预制构件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制框架-现浇
剪力墙结构、预制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预制框架-预制剪力墙结构三种形式。
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体系中剪力墙和框架布置灵活,易实现大空
间,适用高度较高。
研砼公房地产闵行新城项目采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
预制部件:柱、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户隔墙等
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难度高,成本较高,室内柱外露,内部空间
自由度较好。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
适用建筑:商品房、保障房等
三、推进工业化技术
建筑外墙板(包括承重和围护外墙板)在工厂内预制运至现场安装,具有巨大
优势,可在工厂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