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
1.自然资源概况
(1)含义: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2)分类:依据能否循环利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资源。
(3)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
(4)开发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处理好资源与的关系。
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1)组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较易开发利用的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等。
(2)分布
①特点:具有明显的。②成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③衡量指标:。④洲际差异: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最少。
3.水资源的特征
补给的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性、水利水害双重性。
二、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
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
2.大河文明的形成原因
(1)河流提供水源。
(2)河流的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
(3)河流提供便利的。
三、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
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还有质的要求。
2.水与生产活动
(1)农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
(2)工业,影响工厂厂址确定
(3)水运:具有、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
(4)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
四、全球水危机
1.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严重等。
2.影响: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外,还可引起政治冲突。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分布不均,其表现、成因及调节对策如下表所示:
时空分布特点 成因 对策 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属大陆性气候,降水基本上都是夏季风从上带过来的,因此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较多;而冬春季节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影响,降水量很少 通过修建来改变径流的时间分配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影响我国的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因此就地区而言,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就越明显,受影响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也就越丰富 通过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工程,就是为了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3)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C)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C)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3)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
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地盐碱化C.土壤板结 D.绿洲面积扩大 产生原因 对策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源条件,影响工厂厂址确定 控制,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2)面对水资源不足问题,如何开源节流
开源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一、选择题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回答1~3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①河流水 ②淡水湖泊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 )
A.用水量大 B.年径流量小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