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的几个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1卷第1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01.27№l
UNrvERS兀Y ~L旺200l
2001年3月 JoL用州ALoFBEUINGPOLYTEC}Ⅱ咀C
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的几个问题
阵 鹭 张建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22)
摘要通过对居住小区内静态文通发展挡势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居住区内部停车的基本原则,并对居住区
内主要停车方式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小区,静态交通,停车方式
分类号Tu98412
居住区内的交通现象可以分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类.动态交通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以及
人行的交通现象,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表现为道路等的布局安排;静态交通则是指车辆停放的交通现象,在
小区规划设计中表现为停车场规划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各种车辆增长速度很快,
特别是在一些太中城市中,私人小汽车已经开始大量进人家庭,小区中的静态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1 关于我国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居民的日常出行方式经历了以步行为主、以自行车为主的两个阶段.90年代中期以后.小汽车
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人居民家庭,虽然目前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基本上仍是以自行车为主.但小汽车的拥
有量已经相当多而且还在迅速增加.如北京近年小汽车增长率为每年15%.
我国各类居住区中普遍存在着停车难的问题,近年兴建的一些居住小区中对于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
已经较为重视,于是许多小区中机动车停放问题正在和将要成为小区静态交通的主要矛盾.这主要是由
于机动车停车位指标过低所致,1994年北京小区中每1000户预留30个车位,没有预计到车辆数量的突
增.在1993年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预计2000年北京的机动车辆将达到70万辆,但实际的数字要
高于预计一倍以上.
我国居住小区特别是大城市中居住小区的静态交通正在由以停放自行车为主转向兼顾自行车与小汽
车停放.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目前小汽车增长的速度以及目前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接近峰值的现
实,预计这一时期将持续10~20年,在这之后我国居住小区特别是大城市居住小区的静态交通将变为停
放小汽车为主….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新规划居住小区的停车位已经达到每lOO户50~70个.郊区住宅小区的停
上,郊区则更多.高级住宅区的停车位应该按每户1.5~2个预留.
2 关于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组织的原则
2.1 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统一考虑
停车后车辆还将要出行,停车是为出行服务的,只有停得好,才能出行得好.停和行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安排好停车就是为了更好地出行.这一点,对于汽车更为突出和重要.
收蒋日期:2000-05一16
万方数据
82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
2.2 方便居民使用
停车场距离所服务居民的距离不能过长.车位离家超过200m时,居民就会感到不太方便,H!于在小
区中还存在垂直交通距离,所以汽车停车场距离住户的距离以不超过120m,最多不超过l50m为佳.自
行车停车场似应更近,距楼门不超过40m为佳.此外,停车场中应该尽量安排方便居民使用的设施.
如上下水等简单的汽车清洁设施.
2.3 尽量实现人一自行车一汽车在交通流线上的分离
停车布置将影响到车辆、行人的动态流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实现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停
放上的分离,进而实现它们在出入上的互不干扰.
2.4减少对于环境的干扰和污染
相对而言,机动车造成的干扰和污染远远比非机动车严重.停车场地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干扰主要包
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影响视觉美观,有时夜间汽车出入时的灯光也会影响楼层较低住户的休息.对
于噪音和空气污染可以采取隔离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防止车辆进出停车场不畅,以减少噪声和车辆
尾气排放.在地下停车场中,还要注意设置较好的通风设施,以改善停车空问的环境质量.停车场也不宜
安排在中心绿地等地方,以免破坏小区景观.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