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规划说明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2
2
2
2
白城市火车站及站前区
规划说明书
白城火车站始建于 1952 年,占地 m ,主体 站房建筑面积 4376 m ,候车室可容纳 700 人。
作为交通枢纽的火车站,既是城市对外联系 的门户,又是展示城市物质文化发展的窗口,在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白城火车站无论从体量、 风格、功能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因 此,车站及站前改造势在必行。
一、现状:
白城火车站占地 m ,沿站前街两侧形成了 有公安处、工务段、站前旅社、东方商场、各种 饮食酒店等单位,广场东北处为市内公交车转乘 站。广场东南临近出站口处为出租车停车场,最 高停车量白天 300 辆,夜间 500 辆。由于该地段 用地性质混杂,堵塞道路交通,给上下乘客带来
极大不便,同时也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制约 城市经济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白城市总体规划,立足现状长远发 展。
客观上要以解决好交通组织为前提,达 到快捷疏散旅客的目的,处理好广场周围建筑的 群体体系,微观上解决广场的合理利用。
从“一切为了方便旅客”出发,立足站 前广场,带动东、西两侧共同发展,与相近地区 一起作为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达到整 体环境的和谐。
三、规划范围:
以站前为基点,东至富强胡同,北至民生东 路,西至地下道延长线,围合而成地段,内部包 含:公安处、工务段等单位,军分区纳入此次规 划范围之内,如意宾馆方块、汽车公司方块、站 前旅社方块等。内部主要道路有:朝阳路、爱国
街、辽北路。
规划重点为客运站及站前广场。
四、注意问题:
应考虑到铁东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改 善车站附近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机制。
改造期间车站工作的照常运行问题。 3、辽北路、爱国街车辆交通组织及流动人
口与市区联系问题。
五、广场的空间结构分析:
依据白城市跨世纪总体规划“一心带五片” 的结构形式,分析白城车站与六个区域的空间联 系,客货运流向主要体现在主要的交通轴线上。
火车站与中心区域主要是以公共汽车和 个人出租汽车来联系,主要体现在海明路和中兴 路两条交通轴线。
火车站与铁东和城北片区主要是以私人 出租车依靠中环的红旗街、前进路来联系。
火车站与西部片区依靠与西轴线中兴路
的公共汽车、出租小汽车来联系。
火车站与西南片区的联系主体依靠新华 路、纯阳路的公共汽车、个人出租车的联系。
火车站与铁南片区利用原地下道改建后 依靠私人车和出租车联系。
辽北路主要是联合阳山站——火车站的 货流交通。
火车站依靠爱国街、海明路、新华路联 系三个长途客运站。
六、火车站广场的交通组织分析:
站前广场具有能满足交通和生活双重功 能的需要,因此广场分别设置了出租车停车场, 公交停车站及人流疏散及人们活动休息的场所。 因此,广场需设有较大面积的集中绿地和硬质铺 地。
广场的出租小汽车流线要具有相对独立 性,保证与城市干线的道路有合理的出入关系。 出租车及社会停车的场地设在广场的东西各一处,
222
2
2
2
总占地面积约 7000 m ,各设有固定出口。 3、广场的人流主要集中在爱国街,及其公
交停车场方向,和广场东西向的去出租车停车场 方向及广场的疏散。
广场的西侧有一非机动车停车场,占地 约 1500 m ,其车流主要集中在辽北路和爱国街 的流向。
辽北路的北侧有两处公交停车场,按公 交去向不同停车,在广场东西各设有汽车停车场, 机动车流主要集中在辽北路和爱国街的流向上。
将人行、非机动车、小汽车、公交车单 独设置,各有主要的流向,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 交叉干扰。使得广场、停车场布置更接近合理性。
七、规划设计:
1、车站站房现状建筑面积 4392m ,3 层, 高 12 米,两个候车室,最高聚集人数 3000 人。 根据现状调查及测算,白城火车站规模等级确定
222
2
2
2
为大型车站。按最高聚集人数
人计算(2010
年指数),规划白城火车站站房建筑面积 10400 m ,3 个候车大厅,并设有售票厅、进站厅、出 站口、办公等设施。
2、白城市火车站的正面面向白城市繁华区, 则车站主要是考虑人流集散、接送站的各种汽车 的短时间停留及市区的公交停留。因此,需设置 公共汽车和小汽车停车场及相应的候车设施、交 通信息等环境小品,考虑人流、疏散、休息、停 留,在广场应规划大面积的绿地和铺装。因此, 此次规划在广场中间部分作为大量的人流步行疏 散区。
站前广场,现状占地 1.29 公顷,按 4 m /人 计算,仅能满足 3200 人使用,且辽北路穿过广 场中央,人、车、流交叉交通组织复杂。现规划 分主广场和副广场两个部分,由辽北路相隔,辽 北路不计入广场用地之内,以南为带形主广场, 占地面积 2.45 公顷,按 5.5 m /人计算,可供
2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