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制药企业车间培训教材提取前处理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取前处理车间培训教材
目 录
第一章 药剂卫生…………………………………………2
第二章 中药炮炙基础知识………………………………4
前言…………………………………………4
净选与切制…………………………………6
第三节 炮制方法介绍………………………………7
提取基础知识……………………………………12
第一节 浸提及药材所含成份………………………12
第二节 溶媒、溶剂…………………………………13
浸出原理……………………………………13
浸出方法……………………………………14
第五节 蒸发与干燥…………………………………16
第六节 纯化…………………………………………17
药剂卫生
一、药品卫生标准
1、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含动物及脏器的药品同时不得检出沙门菌,不得检出活螨。
2、外用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其中创伤、溃疡用制剂不得检出破伤风杆菌,不得检出活螨。
3、其它药品:
膜剂:细菌数及霉菌数每10cm2不得超过100个。
气雾剂:细菌数及霉菌数每1ml不得超过100个。
4、各类制剂:检出大肠杆菌或其它致命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抽样复验,该产品作不合格论,细菌数、霉菌数不合格者应从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样复试两次,以三次检验结果的平均质报告细菌数,霉菌数任意一项不合格时均作不合格论,凡外观发霉、生虫、生活螨药品作不合格论,液体制剂瓶盖周围有发霉或活螨者,作不合格论,不合格无需复验。
二、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1、原料药材:主要指植物类、动物类药材直接携带多种微生物和螨。
2、辅助材料:加水、蜂蜜、淀粉与常用辅料均存在一定数量微生物。
3、制药设备:如粉碎机、混合机及各种盛装物料的容器具,可能带入微生物。
4、环境空气:空气中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5、操作人员:工人的手、皮肤及穿戴的鞋、帽和衣服有带有微生物。
6、包装材料:如玻璃瓶、塑料带等可能带入微生物。
三、常用净化设备
1、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
缺点:不易将尘粒除掉,净化设备稍差。
2、层流型洁净净化系统。
四、洁净级别的划分:
洁净级别
≥0.5/μm
洁净级别标准尘粒数/m3≥5/μm
活微生物数
换气次数
100级
≤3500
0
≤5
垂直层流0.3m/s
水平层流0.4m/s
1000级
≤3500
≤2000
≤100
≥20次/小时
100000级
≤3500000
≤20000
≤500
≥15次/小时
300000级
五、物理灭菌法
分为加热灭菌法、滤过除菌法、紫外线照射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指采用加热、辐射等物理手段达到灭菌目的的方法。
1、加热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加热可破坏微生物中霉、蛋白质和核酸导致微生物死亡。加热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好,主要是因湿热灭菌时有水分存在,蛋白质易变性,水分不易使微生物膜壁润湿,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1)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①火焰灭菌法:系指用火焰直接烧灼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②干热空气灭菌法:系指用烘箱等设备用高温干热的空气灭菌的方法。
(2)湿热灭菌法:本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汽或沸水等杀灭微生物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①热压灭菌法:本法系指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饱和水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②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系指在常压下用100℃
③低温间歇灭菌法
2、滤过除菌法
系指使药液通过除菌滤器中的适宜滤材,机械滤除,活的或死的细菌,得到不含细菌药液的方法。
3、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可使微生物核酸蛋白变性死亡,同时空气受紫外线辐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也起灭菌作用。
4、微波灭菌法:水可强烈吸收微波,使其极性分子转动,分子间的摩擦而生热,且升温迅速,靠热力灭菌。
5、辐射灭菌法:是应用α射线、β射线灭菌的方法。
六、化学灭菌法
是指用化学药品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消毒剂消毒法和化学气体灭菌法。
1、消毒剂灭菌法: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用消毒剂有:
0.1~0.2%苯扎溴铵溶液;
3%~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
75%的乙醇等常用于表面灭菌。
2、化学气体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产生的蒸汽进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环氧乙 烷灭菌法。
(2)甲醛 丙二醇或过氧醋酸等化学药品蒸汽熏蒸法。
七、无菌操作:系指药剂生产整个过程均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操作方法。
八、防腐剂:防腐剂又称抑菌剂,系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性质。常用防腐剂有: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对羟基苯甲酸脂;
山梨酸与山梨酸钾;
含20%以上的乙醇;
含30%以上的甘油、中药中的油及0.1%脱水醋酸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