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图及AutoCAD.doc

发布:2016-12-25约3.3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图及AutoCAD》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为增强《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课的教学效果,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我们建议将两门课程整合一体进行教学。很高兴就今天这个机会,将课程改革设想作具体汇报,恳请各位给予指导。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新的课程《机械制图及AutoCAD》,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打破现有《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课程界线,重组学生的制图知识结构,其内容经优化组合形成四大知识模块;以简单实体测绘和减速器的测绘两条工作主线为载体,设置六个工作情景,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一个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全程的项目驱动;并按“两个结合”和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进行考评。从而实现评价机制的科学化。 新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为根本,强化实践教学内容,舍去一些重复的手工绘图训练,代之以相应的CAD绘图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想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评价体系及办法 (六)课程改革、建设思路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由两门课整合而成。 本课程由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整合而成。 由于这两门课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内容上关联性、渗透性强;教学方法上又存在互补性;且分开教学费时多,学习难度大,效果差,整合教学势在必行。同时我院的软硬件条件已经为课程整合教学提供了可行性。 2、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及AutoCAD》是我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设计人员的意志表述,是执行制造工艺的准绳,是检验产品的依据。机电各专业学生,离开了读图绘图,根本无法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日后也根本不可能从事任何机电工程作业。 本课程以学生学过的《几何》、《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等为基础,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用一学年的时间修完全部课程。它是机电各专业后续其它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石。 (二)课程目标 1. 认知及能力目标 (1)掌握国家《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标准,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和资料的能力;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能熟练地阅读机械图样。 (3)能熟练地进行徒手绘图、仪器绘图、AutoCAD软件绘图。 (4)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投影规律是理论基础,相关国家标准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制图规范,徒手、仪器及CAD绘图是必须的技能训练。三者有机结合形成课程的科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强化CAD绘图能力训练为重点。结合市场调查了解到的企业对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要求,我们确定各专业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有:零件的识图、测绘、计算机绘制零件图、机械图样的三维造型、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以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分为四大知识模块。 (2) 载体的选定 本学习领域以测绘简单实体和减速器两条工作主线为导向,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建设“边做、边学、边教”的教学情境,重组学生的制图知识结构。 其中,通过简单实体的绘制,认识轴测图、三视图的形成,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减速器等典型结构的测绘,进一步熟悉国标的使用,并掌握常用典型零件的画法; 通过拆装减速器,巩固机械制图知识,并进行综合运用。 2.内容组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考虑到项目的实用性、趣味性、可拓展性及可操作性等因素,以简单实体和减速器的测绘过程为两条主线设置6个主教学情境,分别是画简单实体轴测图、三视图;拆装减速器、零件测绘(子教学情境:轴类零件测绘、盘类零件测绘和箱体测绘)、画零件轴测图及三维造型、画减速器装配图。如图,在主教学情境下又可设置若干个子教学情境(在子教学情境中又可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演员”,教师起主导作用,是“导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和方法能力。 3.内容的表现形式 以人才市场为导向,通过反复筛选比较,以编辑水平较高的几种《机械制图》和《AutoCAD》现行教材为基础,优化提高编撰成我院适用的《机械制图及AutoCAD(试用教材),其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实践性和前沿性。 (四)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 本学习领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边做、边学、边教”三合一的教学环境,开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