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概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讨论群号:306480489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 简单的咨询关系 求助者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VS精神病学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对象是:心理与行为 精神病学主要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学科简史 变态心理学的发端——公元前400年的西方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 (二)行为主义 (三)人本主义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精神异常原因: ①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 ②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佛洛依德:“力比多”——生物本能 “力比多”有3个发展阶段:口 欲、肛欲、生殖器期。 心理活动结构: “三个我”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动力机制在决定行为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防御机制 含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防御机制”(又叫压抑或克制能力)是自我的功能 固着:保持某水平不发展 焦虑:致使心理异常(自我处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压抑:压抑不成功会痛苦/压抑成功痛苦会暂时消失 藏于内心深处 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普洛夫: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先通过动物实验—然后类比人类) ? 经典条件反射: 狗→骨头→流口水 ? 狗→骨头+铃声→流口水 ? 狗→铃声→流口水 兴奋: 抑制: 人本主义的解释 潜能: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是“自我”不能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存在”—冲突 —“责任”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分区 正常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1、2、3 否则就… 标准化区分:医学、统计学、内省经验(患者/观察者)、社会适应 心理学区分:主、客观统一 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知、情、意统一) 人格相对稳定(纵向)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层次感) (一)认知障碍 (二)情绪障碍 (三)意志行为障碍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过敏、减退、内感性不适。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按感受器官不同(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按幻觉体验来源:分为真性幻觉(体外、生动、位置精确、形象清晰 )与假性幻觉(主观空间内如:脑、牙齿内、如闭上眼能看到东西,不用耳朵也能听到声音、形象模糊 )按产生特殊条件: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 (重大刺激) 感知综合障碍:例 : 视物变形 :大、小 非真实感“水中花、镜中花” “窥镜症”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词汇丰富、自述脑子反应快) 2、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语速慢、自述脑子不灵了) 3、思维贫乏(语速不慢、回答简单、没什么要想、也没什么可说的) 4、思维松弛或散漫(不切题、答非所问) 5、破裂性思维(意识清楚下、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旁人无法理解) 6、思维不连贯(严重的破裂性思维) 7、思维中断(思维过程突然中断、不受意愿支配、心里明白但脑子一片空白)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还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 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完全不受自己思维的控制) (二)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 ▲妄想按起源分为原发和继发 ? (1)原发妄想:突然发生,找不到心理学解释; ? (2)继发妄想:先有其它心理过程障碍,并可找到其它心理学解释。妄想常继发幻觉,情绪变化,病态人格,智能损害 2、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某一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于患者脑海中(明知不必,但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