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调做人高调示爱.doc

发布:2017-03-04约3.2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调做人高调示爱   1   她的朋友圈经常发一家人出游的照片。两个孩子都不大,丈夫却看上去很苍老。以为她嫁了有钱多金的熟男,后来才知道丈夫是她大学同学,工作很忙,不修边幅,显老。   大家都很熟,就有人笑她喜欢秀恩爱。她吸一口烟,淡淡地说:“不秀恩爱的人,应该是没有恩爱吧。”这句话打翻了一船人。像我这样不喜欢秀恩爱的人,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我们低调,你懂不懂啊。   她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掐灭烟的时候,铿锵地扔下一句话,人生啊,只有一件事不能低调,就是对家人的爱。   她是一家企业的HR总监,朋友圈的内容除了工作就是家人。她工作很忙,先生工作也忙,家里请了保姆照顾孩子。结婚十周年的时候,我看到她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她与丈夫结婚证件上的登记照。“十年来,我们坚持了三个约定:1.按时回家吃晚饭,如果不能,要向对方道歉:2.每年出门旅行一次,享受两人世界;3.每天说一句‘我爱你’。”大约最后一句话让大家炸了,她特意在下面补充了一段:如果觉得说“我爱你”都那么难,就别结婚了。婚姻就像求学,“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需要有仪式感不断激励你坚持走下去。   从这件事,我开始慢慢喜欢她,觉得她是一个勇敢而特别的人。   有一次,她说小羊,你为什么不在书的扉页上感谢一下自己的家人呢,他们应该为你付出了很多。我说是的。拿到版税后,我会请全家人一起旅行,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她笑。“你太低调了。如果是我,一定要在书的扉页上感谢我的丈夫,国外很多作家都这么做。每次看到,我非常感动。一个人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你的作品上呢。”   说真的,这件事我想过,但害怕被别人笑话。   我成长于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爸爸永远给妈妈泼冷水,而妈妈也经常还击,他们从不当着子女的面表达恩爱,一辈子没说过“我爱你”。我一度觉得父母之间根本没有爱。有一次妈妈生病住院,我看到爸爸在走廊上悄悄抹眼泪。其实只是小腿骨折而已,他觉得我妈要在床上躺三个月,一定会闷坏,心疼得哭。   可哭完回到病房,立刻开始埋怨母亲走路不小心,反应慢、笨,能被熊孩子的自行车撞成这样。两人吵了一架,我妈被气哭了。   2   或多或少受了HR总监朋友的影响,上半年我在宣传新书的时候,每一场活动都会提到我先生,感谢他对我的支持,感谢他在我出长差期间,陪伴孩子们,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站在前台的我。   晚上通电话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告诉他,尽管他很谦虚地说,给我的帮助不够,但听得出来,他非常开心。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兴冲冲地发来他送孩子去幼儿园路上的小视频。   高调地对亲人表达爱,是经营情感关系的一种策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的,尤其在爱情中,只有知道.自己重要,才愿意更努力地去完善伴侣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一种拧巴,是逆人性而为的,宗旨是不能让人太舒服,无论自己还是别人,舒服了就要倒霉。并且喜欢把这种逆人性说成真性情、真亲密。“打是亲骂是爱”与“刀子嘴豆腐心”是这里面的两朵大奇葩,至今还有人视若珍宝,为自己的不懂爱、低情商开脱。   前段时间,看到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在评价一桩明星离婚案时,嘲笑现在闹离婚的这对夫妻,在某个电影节上秀过恩爱,并且下结论:“秀恩爱是造口业”,要遭报应。这话说的过于绝对。其实很多没有秀过恩爱的人,最终也走到了离婚,他们是造了什么业呢?何况生命都有止境,恩爱当然也有保质期,有些人的恩爱保质期短,可能缘于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差异等原因,但肯定不是因为秀恩爱造成的。   3   到底什么是秀恩爱?也是一个没有边际的概念,完全凭个人感受。“秀恩爱,死得快”的帽子基本是满天飞,看谁不顺眼就扣给谁。   我身边有朋友的丈夫很会做菜,她在朋友圈发男人做的菜,就被说成秀恩爱。朋友聚会,轮流去每个人家,有些人是单身,有些人会把家人支走,留下空房子让女人们尽情闹腾。轮到她,她爱人留在家里做饭,的确做的好,她打下手,两人在厨房有说有笑。男人做完饭自觉地说下午要加班,她送到门口,与丈夫拥抱告别,提议大家一起谢谢大厨。   原本是一件特别温馨有爱的事。那次聚会之后,我却听到一种声音,说她太做作,以后不想去她家。“吃顿饭,还要看人家两口子秀恩爱,真添堵。”   对于爱看别人吵架,不爱看别人幸福的人,秀恩爱外延无限宽广,恩爱夫妻们一不小心就中招。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她与丈夫都是企业高管,典型新中产,早已实现了超市财务自由。公婆来她家住,觉得他们吃一百多块钱一斤的车厘子太奢侈,公公气得拍着桌子对他们发脾气,怒吼: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穷人!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穷人,与永远不要秀恩爱是同一种心理。前者是经济上穷怕了,后者是情感匮乏的太久。   经济上穷怕了的人,不是努力去开源,而是永久想着截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