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pdf

发布:2017-07-27约2.43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卷第4期 克拉玛依学刊 2016年7月 VOI.6NO.4 JOURNALOFKARAMAY Jul.2016 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李国新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摘要: 加快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重视和解决以下问题: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共文化,准确把握其内涵、特 点、性质与功能;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组织的“体 系化”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 公共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社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cnki.cn65-1285/c.2016.04.01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李国新.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卟克拉玛依学刊,2016(4)3-15. 化类型、样态、形式加以区分的结果,考量的标准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是普通老百姓对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的现实需求 公共文化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 和可及性、参与性;只要是进入了老百姓的日常 长,过去称作社会文化、群众文化,公共文化是文 文化生活,只要是老百姓有条件、有保障、能享 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类型相比,公共文化最 有、愿参与的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就属于公共 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其“公共”属性,即文化的普惠 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 性、共享性和基本性。学术研究层面对公共文化 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 有多种界定和解释,简单地理解,公共文化是所有 化,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 人都有条件、有保障、能就近方便享有文化服务和 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公共文化内容建设 文化活动,所谓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有教无 的根本任务。 类,普遍均等,它是全体人民对社会文明进步成 公共文化所提供的具体内容、具体活动、具体 果、对文化创造成果的共享。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服务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相适 公共文化就是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 应,因此,它是动态调整、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 的,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向全体公民提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和服务。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从宏观层面讲,公共文化这一概念不是对文 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公共文化的主 收稿日期:2016—05—13 作者简介:李国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政策与 法律。 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克拉玛依学刊 2016芷 要内容概括为“六大任务”,即以保障人民群众读 明以止,人文也。”(《易·贲卦·传》)阴阳相济、刚 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 柔交错、对立统一,这是自然规律;文治教化,包 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括人伦道德、礼制仪规,这是社会现象,就是人 2015年初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文。重视人伦道德,就可以教化百姓、和谐社会、 准(2015—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标准》),提成就天下,这就是文化。所以,文化说到底就是 出了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 以文化人,用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文 员配备在内的3大类、14项、22条基本公共文化服化基因熏陶人、塑造人、改造人、凝聚人,从而成 务指导标准,在“六大任务”的基础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