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换热站施工方案doc.doc

发布:2018-07-05约5.9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的施工程序设备基础验收设备运输管道及附件安装设备基础验收设备运输管道及附件安装设备就位安装电气、自控设施安装电气、自控设施安装 工程竣工验收管道水压试验、电气自控试运工程竣工验收管道水压试验、电气自控试运 二、施工所依据的主要技术文件及简要要求:(一)施工所依据的主要技术文件:(1)设计图纸,设计变更通知以及设计院指定的标准图集。(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3-2002)(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二)施工简要要求:一、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1、施工图已进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2、具备甲方批准的开工报告。3、施工方案已批准。4、施工图预算已批准。5、施工机具、工装设施已进入现场,并处于完好状态。6、原材料及有关部件已到现场并经抽检及验收合格。7、现场水源、电源已妥善解决。二、基础、设备及原材料的验收:1、设备基础表面应平整无凹陷,位置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需预埋的地脚位置正确,二次灌浆合格。验收合格后,在设备基础需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的75%后,方能放置设备。拧紧地脚运行时需达到设计强度。2、设备到场后,首先会同建设方及监理单位进行设备开箱检验,按装箱单检查设备数量及所带资料,按图纸检查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传动方式等,还应检查设备部件完好情况,及设备表面是否有锈蚀、明显变形或污损等,检查完毕后,填写《主要设备开箱记录》表格,并由建设方、监理方、供货方、施工方签字确认。检查合格的设备在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运输吊装至设备安装位置。本工程因换热器安装位置在负二层,且校区内不允许超过20吨车辆行驶,需用炮车人工推运,运输及吊装时要注意保护设备表面油漆,避免嗑碰。3、为避免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在原材料到场后,应查验材质单及合格证,必要时和甲方协商重新检验,以保证工程验收顺利进行。三、设备安装:在设备基础达到要求后,设备安装就位。安装时保证设备放置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用垫铁调整。保证二次灌浆时灌浆均匀。四、管道安装:1、管道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管材、管道附件、阀门、标准件等,应按设计要求加工或购置;②、钢管建设单位要求复验的,应复验合格。③、管道制作和可预组装的部分宜在管道安装前完成,并经检验合格;④、管子、管件、阀门等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型号并按规范相应规定进行检验;⑤、管道接口均采用氩电联焊;⑥、管道并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相互平行,曲线部分,若采用焊制弯头时,管间距应与直线部分相等,做到整齐美观。管道水平敷设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布管、切管、磨口 ①管道运至现场,按换热站布置预制管。②、管子切割:在现场可用氧乙炔切割;管子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端面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和熔渣必须清理干净;b、端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外径的1%,但不得超过3毫米;在管道上直接开孔焊接分支管道时,切口的线位应当用校核过的样板画定;③、用手砂轮进行磨口,根据管壁的厚度,按V 型坡口型式进行磨口,加工的坡口应整齐光洁,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等。3、管道的对口对口,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对口:a、外径和壁厚相同的管道或管件的对口,应作到外壁平齐,对口错边量应小于规定值:b、壁厚不等的管口对接,应遵守下列定:外径相等或内径相等,薄件厚度小于等于10 mm厚度差大于3mm,以及薄件厚度大于10 mm,且厚度差大于薄件厚度的30%或超过5 mm时,应按规范要求将厚件削薄;c、内径外径均不等,单侧厚度差超过上述①所列数值时,应按规范要求将管壁厚度大的一端削薄,削薄后的接口处厚度应均匀。4、焊接: 按管线布置,将可以预制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再吊装上管进行对口、焊接,既可加快进度,也可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焊接要求:①、焊条选用材质必须与管材相符。②、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取得劳动局颁发的合格证书,中断六月以上需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焊接。③、每道焊口焊完后在介质流入方向距焊口100mm处,用钢印打上焊工代号。④、管道焊接接头按建设方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并应符合标准规定。⑤、施焊采用电联焊,焊缝必须达到下列要求:a、焊缝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纹和熔渣飞溅物,发现缺陷必须铲除重焊;b、焊接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与焊接工艺的要求,焊缝表面应完整,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圆滑过度,焊缝宽度应超出坡口边缘2~3mm;c、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根部必须焊透,不得烧穿。各层接头应错开,每层焊缝的厚度为焊条直径的0.8~1.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