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材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30.
·灾害医学和院前急救·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张在其骆福添陈兵陈锋公保才旦黄力 柯俊赖欣李继良李金年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孟庆华 宁哗裴雅春孙文会 熊悦安张斌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杨正飞黄子通
【摘要】目的调杏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伞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
计分析。结果(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
(13.68
4-7.14)min,(25.25±12.34)min,(13.75±6.48)min,(54.744-25.47)min和(7.864-3.91)b,
亡组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
时I’日J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或P0.01)。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调度时间、返回时间与院前非心
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的到达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大于
后组,而现场时间明显小于后组(P0.05或P0.01)。(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Iii『死亡
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其最少时问段分别是4:
00—22:00、8:00一10:00、2:00—4:00、8:00—lO:00。(3)在241876例院前急救病例中,创伤类患者是院
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最多;其余依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其他、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中毒类,且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类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最多;其
他、消化系统类均有两个高峰年龄段,其一是2l~30岁青年阶段,其二是70岁以上的老年;中毒类以
2l~50岁青壮年最多,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是最常见的病因。(4)在12568例院前死亡病例中,循环系
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分别居第一、二、四、五、八位,均以5l岁(尤其是70
岁)以上的中老年最多,其中心脏性猝死又是循环系统类的死亡中最多的;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
居第=三、六位,均以2l一50岁青壮年最多。(5)男性患者院前急救的数鼍、总死亡苣及院前心脏性猝
死均明显高于女性。(6)院前死亡患者占院前急救的5.20%,院fii『心脏性猝死占院前急救的1.29%,
院前心脏性猝死占院前死亡的24.87%,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67.33%。结论(1)创
伤与心脏性猝死已分别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急救和敛死原因。(2)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
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
义。(3)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
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院前急救;院前死亡;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分析;大中城市;创伤;神经系统;循环系
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毒
The of in careht andmedimn-闻Lzeddtiesin
amlysis large
epidemiologicalpatientspre-h酬mescal
ClfinaZHANG Jun,LM
Zai-qi,LUO Feng,GONGBAOCai-dan,HUANG厶,KE
Fu-tian,CHEN肪酱,CHEN
1301:10.3760/crna,J.1s8n.1671-0282.2010.11.003
基金项日:卫生部临床重点项日(2007—353);中山大学5010项目(2007019)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中l|J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张在其、陈文标、陈玮莹、郭彦池、杨正飞、黄子通);中山大学公共卫乍学院(骆福
添、欧阳文伟);福建省急救中心(陈兵、陈锋、柯俊、林才经);广州『f『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黄力、赖欣);海U市120急救中心(孟庆华、孙文会);青
海省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公保才旦、张斌);天津Ifj急救中心(李继良、李金年、刘向、裴雅春);武汉市急救中心(陆家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