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发布:2023-02-21约3.19万字共1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第1章 MCS-51单片机结构及原理内容提要及学习要求1.单片机的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2.单片机从硬件角度看由中央处理器CPU、程序存储器及数据存储器、多种输入/输出口(I/O)组成,从软件角度看是通过程序控制单片机各部分的运行,重点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中央处理器、各种存储器、寄存器、输入/输出口、复位方法等。这些都是与程序有关的基础知识。3.单片机的发展概况,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以及单片机原理和应用技术。 1.1 单片机1.1.1 单片机的概念1.单片机的组成一个最基本的微型计算机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2)存储器,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静态可读/写存储器)。(3)多种输入/输出(I/O)接口,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连接。2.单片机的特点3.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1.1 单片机1.1.2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单片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以下几方面。1.智能化产品2.智能化仪表3.智能化测控系统4.智能化接口 1.1 单片机1.1.3 单片机的产品介绍1.MCS-48系列单片机2.MCS-51系列单片机 3.MCS-96系列单片机1.1.4 单片机的学习方法 1.2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和引脚1.2.1 MCS-51引脚及功能说明 1.1 单片机1.2.2 MCS-51单片机的结构方框图1.MCS-51的核心电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芯片是8051。其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1.4所示。2.中央处理单元CPU 运算器控制器 1.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1.3.1 存储器的特点 存储器具有的特点如下:(1)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各有自己的寻址系统、控制信号和特定的功能。(2)单片机中与存储器有关的名称有: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字节地址和位地址。(3)工作寄存器以RAM形式组成,I/O接口也采用存储器方式工作。工作寄存器、I/O口锁存器和数据存储器RAM在单片机中统一编址。(4)具有一个功能很强的布尔处理器,可寻址位空间有256位。 1.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1.3.2 MCS-51具有的存储器编址空间MCS-51单片机寄储器结构分布图如图1.6所示。它有6个编址空间,有4个物理存储器空间:即由PC作地址指针的片内4KB(0000H~0FFFH)程序存储器;片外4K+60KB(0000H~FFFFH)程序存储器;由数据指针作地址的片外64KB数据存储器;片内8位地址的128字节RAM(00H~7FH)和特殊功能寄存器(80H~FFH),这里数0-9、A-F表示十六进制的16个数。并且在以后用字母A-F表示数据最高位时,常在前面加0,以区别于英文字母。 1.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1.3.3 数据存储器(1)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以16位的DPTR和@Ri内容作为地址指针(高8位为默认地址),可寻址64K字节空间。/作为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控制信号。 (2)内部数据存储器。MCS-51内部有128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器RAM,它们可以作为数据缓冲器、堆栈、工作寄存器和软件标志等使用。① 工作寄存器区。② 位寻址空间。③ 堆栈和数据缓冲区。 1.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1.3.4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专用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I/O有关,即P0,P3;另一类做芯片内部功能控制用。其中有1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既可字节寻址,又可位寻址。如表1.4中带#的部分,对应位寻址如表1.3所示。 1.4 并行输入/输出口、时序、复位1.4.1 并行输入/输出口(I/O)1.I/O端口的特点I/O端口具有如下特点:(1)4个并行I/O端口都是双向的。P0口为漏极开路驱动;P1,P2,P3口均具有内部上拉电阻驱动,它们有时被称为准双向口。(2)所有32条并行I/O线都能独立地用做输入或输出,还可以进行位操作。(3)当并行I/O线作为输入时,该口的锁存器必须先写入“1”,这是一个重要条件,否则,输出口锁存器让口线为“0”,而使输入不能为1,从而使输入可能无效(可能读入全0)。即当外电路输入1时,读入的是锁存器输出的0。 2.各口功能 3.端口结构 1.4 并行输入/输出口、时序、复位 图1.9 单片机P2口结构 图1.10 1.4 并行输入/输出口、时序、复位1.4.2 时钟和CPU时序1.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CPU时序 1.4 并行输入/输出口、时序、复位1.4.3 复位、掉电处理1.复位2.掉电处理3.低功耗方式 本 章 小 结本章介绍了以下内容:1.单片机的概念,单片机的系统: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