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ppt

发布:2018-08-16约3.78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对映异构 6.1 物质的旋光性 二、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6.2 对映异构体的现象 练习:找出不对称碳原子 6.2.2 手性与对称因素 例如: 二、分子手性和对称因素的关系 结论: 6.3 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费歇尔投影式 6.3.2 对映异构体的命名 练习: 正确应用费歇尔投影式 正确应用费歇尔投影式 6.3.3 对映体和外消旋体的性质 6.4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4、定义 5、非对映体的应用: 6.4.2 含有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6.4.3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1、丙二烯型化合物的手性 如图示 二、四员的螺环的化合物 2、引申类似化合物 6.3.2 具有手性面的化合物 假如 醚环的大小的影响,如碳原子数增加到10,分子就没有手性 6.3.3 联苯型的化合物 2、联苯型化合物手性的条件 1)2,2’,6,6’连有体积较大的基团; 2)R2≠R6, R2’≠R6’ * * 引言: 同分异构体的分类 6.1.1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一、平面偏振光和旋光物质 非旋光物质 旋光物质 过程:光经过尼科尔棱晶后转变为平面偏振光,经过非旋光 物质,光的振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经过旋光物质 后,光的振动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 1、旋光仪 2、比旋光度 a、定义1 mL含有1g的旋光物质的溶液,放在1dm (10c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的旋光液的旋光度称 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b、计算公式: 6.2.1 对映异构的发现 1、对映异构:如一个化合物分子与其镜象不能重合,两者关系相 当于自己左右手一样,即相互对映,这种异构体称为对映异构体。 2、手性:对映体的这种性质。 3、不对称碳原子:与四个原子或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称为不对称 碳原子,通常用“C*”标记。 * * * * * * 一、对称因素 1、对称面 定义:通过该平面反映后得到的新的化合物与原先的化合物相同。 2、对称中心 定义:分子中心具有一个点,通过该点画任何一条直线,距离该 直线相等距离的两端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3、对称轴 定义:围绕该直线旋转360/n角度后,得到的化合物与原先的 化合物相同。 1、有对称面的化合物 物 像 物像重合 2、有对称中心的化合物 在决大多数的情况下,分子如果具有对称面 或具有对称中心,则不具有手性;如不具有 对称面或具有对称中心,则分子具有手性。 练习: 1、只要分子具有对称面,则分子就没有手性; 2、只要分子具有对称中心,则分子就没有手性; 3、只要分子具有对称轴,则分子就没有手性; 4、只要分子具有手性碳原子,则分子就有手性; 5、只要分子有手性,则必然含有手性碳原子 6、只要分子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则分子就有手性。 6.3.1 对映体及其表示方法 一、对映体:两种立体异构体互为物体和镜象关系且不能重合, 这种异构体称作对映异构体 二、表示方法 楔形式: 物 像 像 物像 结果: IUPAC法:R和S命名法:如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同的基团 (abcd),且按照次序规则判断a?b?c?d,远离 最小基团d,观察从a到b到c的方向,如果从a到 b到c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化合物的构型为 (R)型,如果从a到b到c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则化合物的构型为(S)型 (R) (S) R S R S R R R 结论1:以其中一个原子或基团为中心,离开纸面旋转180度, 构型反转 结论2:以其中一个原子或基团为中心,在纸面内旋转180度, 构型保持 R S R R R S R 结论3:任意调换两个原子或基团的位置,调换的次数为奇数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