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立式交流电机使用维说明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型立式交流电机
使用维护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电机厂
大型立式交流电机
使用维护说明书
(本说明书适用于立式悬挂型机组)
1 安装前准备工作
1.1 电机到达工地后的检查及存放
1.1.1 大型立式交流电机由定子、转子、上机架、下机架、推力轴承等零部件组成,出厂时连同其零部件以及附件、备件等,按具体情况分装成数箱。到达工地后,用户应即开箱检查,清点所有零部件是否齐全,察看电机在运输途中有无损伤,线圈等是否受潮,金属表面有无生锈等,如存在上述情况需做适当处理。
1.1.2 在安装前的存放以及安装过程中,电机各零部件应放在干燥的场所,室内不应含有酸碱等有害气体,有适量的通风。并需注意下列事项:
1.1.2.1 镜板、轴瓦、推力头、导轴承头及轴瓦蜘蛛螺栓头部球面部分等精度高或易受损伤的零部件必须妥为保管。
1.1.2.2 定、转子线圈、集电环以及各种绝缘件,必须防止受潮,必要时室内采取加热保暖措施。
1.1.2.3 上、下机架油冷却器在工地经泵漏实验后,剩水需放尽。
1.2 对电机安装使用场所的要求
电机应安装在干净的场所,通风良好,周围无腐蚀性气体存在。对管道通风型式的电机,通风管道中所配的风机,应有足够风压以及保证电机冷却所需要的风量。
1.3 基础的设计要求
基础的设计由用户根据具体的条件和电机外形图的要求,并参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1.3.1 基础应有足够承受电机的静、动负荷的能力,以防止机组有过大的振动。电机基础除需考虑承受电机本身全部重量外,尚需考虑承受水泵(或水轮机)转子及轴向水推力的荷重。
1.3.2 电机的底板一般按照机架的支臂数设计成相应的块数,基础应防止各底板不均匀下沉而造成机组变形倾斜,产生运行事故。
1.3.3 基础上按外形图的要求埋置底脚螺栓孔,螺栓孔一般比底脚螺栓直径大50-80mm,以便固定安装时调整,待电机安装后浇填二期混凝土时底脚螺栓。
1.3.4 在电机底板下的基础混凝土上放置基础垫板,基础垫板上用垫片或楔板来调节底板的标高。垫板需加工,板上钻有相应的底角螺栓孔。垫板埋设时要求其与基础混凝土接触点分布均匀,分布面积应在70%以上,否则须铲平混凝土。基础垫块上平面标高偏差允许为0-2mm,水平误差不大于0.2mm/m。楔板应成对使用,斜度为1:30-1:50,调整后的搭接长度应在2/3以上。用0.05mm的塞尺检查垫板、楔板、底板、定子以及机架等零部件之间应有70%以上的接触面积。垫板、楔板由用户自备。
1.4 电机的一般安装程序如下:
1.4.1 上、下机架渗漏、泵漏试验后预装。
1.4.2 轴瓦研刮。
1.4.3 安装下机架,校水平及中心。
1.4.4 安装定子,校水平及中心。
1.4.5 将转子吊入定子,校水平及中心。
1.4.6 安装上机架,校水平及中心。
1.4.7 安装推力轴瓦、推力头。
1.4.8 装上导轴承,调整导轴承间隙。
1.4.9 连接法兰盘,整个机组盘车。
1.4.10 装下导轴承,调整导轴承间隙。
1.4.11 装油冷却器,油、水、气管路,轴瓦测温装置等。
1.4.12 装集电环、刷架、顶罩等。
1.4.13 安装上、下机架进出风盖板等,最后油槽内注入润滑油。
2 安装说明
2.1 电机各部件安装时的标高和中心
应根据装好的水泵(或水轮机)主轴法兰盘的标高和中心以及定子、转子、机架等部件的实测高度计算而定。一般要求水泵(或水轮机)主轴安装时的标高位置比设计标高低,地的数值为法兰止口深,再加上2-6mm,保证安装时电机转子落在设计标高时,两主轴法兰盘间止口离开并留有一定间隙。待电机安装盘车后,再拉上水泵(或水轮机)转子,联接机组。要求水泵(或水轮机)主轴的垂直误差不超过0.02mm/m,法兰盘水平误差不大于0.02mm/m。
2.2 上、下机架预装
2.2.1 一般上、下机架在制造厂已经过预装,油槽及油冷却器出厂时已经过渗漏、泵漏试验。但为了校核在运输、存放过程中有无损坏,用户在安装中再进行渗漏、泵漏试验,方法如下:
2.2.1.1 上、下机架油槽用煤油渗透法检查是否渗油。即将所须检查的焊缝表面涂上白粉,在油槽内放入或涂上煤油,观察在焊缝外面有无渗出。如有渗漏现象,须经清理后焊补。焊补后仍须做渗漏检查,直至无渗漏为止。
2.2.1.2 上、下机架油冷却器清洗干净。应按图纸规定的水压试验值,通水做泵漏试验。若图纸无规定,则水压为0.3-0.35MPa,时间为30min,不得有任何渗漏现象。
2.2.2 上、下机架油槽内表面经过处理后,如有腐蚀,去锈后刷一层耐油漆。
2.2.3 检查推力瓦支柱螺栓与推力瓦座螺孔配合紧度,要求不松动。
2.3 轴瓦研刮
为了使轴瓦与镜板或导轴承头均匀接触,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