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无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求参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0
城关区视频监控网建设方案
——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一、建设背景
兰州是一个带状的河谷城市。市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南有巍峨高峻的皋兰山,北有层峦迭嶂的白塔山,滚滚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市区,这样一个相对高差达500~600m的河谷盆地,环境容量相当有限,加之黄河阶地及周围的山地普遍覆盖着巨厚的黄土,由于黄土本身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强,所以很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根据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当前防御的薄弱环节,在南北两山架设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滑坡土体含水率自动检测系统、滑坡(泥石流)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一体化自动雨量监测系统。全面实现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无缝隙监控。
二、建设目标
第一,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被监测物体发生异常状况(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前期或瞬间的现状,系统以在最短有效时间内报警告知监控人员,以便根据系统监控到的实时信息及时看到报警现场视频及声音,可与报警现场进行对讲,详细的数字化地图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报警位置。第二,滑坡体土体含水率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对含水饱和度状态的检测,根据所采集的数据通过GPRS/GSM、卫星等远程网络传输实时数据到监控指挥中心,当发生山体滑坡时,滑坡体土体含水量超警戒报警后,监控人员的手机就会自动报警,现场警笛或警灯自动报警,监控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信号采取措施作出最快速的解决方案。第三,滑坡(泥石流)远程监控系统有全球卫星定位(GPS)监测、遥感(RS)监测、地表和深部位移监测等;利用多传感器一体化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与探测报警探测器及摄像机纳入一对一GPS山体滑坡、泥石流监测监控预警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内,就可以实现GPS山体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第四,一体化雨量自动监测站用于野外环境的降雨自动监测,具有雨量数据智能采集、长期固态存储和远距离传输功能,可通过无线实现近距离显示、人工置数及设备配置。采用一体化结构,具有体积小、安装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等特点
三、建设要求
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滑坡土体含水率自动检测系统、滑坡(泥石流)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一体化自动雨量监测系统在监控预警指挥中心应建立相应监测预警应用软件,充分考虑系统拓展和信息共享,并为气象、国土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留有接口,及时收集相关单位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指挥和运行管理。在视频监控、检测、监测的基础上,系统还应具备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基础信息查询、水雨情监测查询、气象国土信息服务、水情预报服务、预警发布服务、应急响应服务、系统管理等服务;支持手机视频监控,支持无线远程视频监控,支持网络远程检测、监测,支持安装移动GPS视频监控终端,支持应急指挥车辆视频监控指挥。
四、系统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
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2)设计原则:
1、设备的先进性与成熟性: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的运行,本系统的建设应该采取目前已经在业界经过考验的、证明为成熟、可靠的技术和方案,并能够根据技术的发展平稳地向新的技术过渡;
2、先进性:
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以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支持数据、语音、视像等多媒体应用,设计方案立足于先进技术,使系统的建设达到和具备国内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
3、可靠性和可用性:
选用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在程序运行时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与可靠。
4、开放性和标准化:
系统必须符合国际上的公认有关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便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互操作和互连。网络协议采用符合ISO及其他标准,如:IEEE、ITUT、ANSI等制定的协议,采用遵从国际和国家标准的网络监控设备。
5、灵活性和兼容性:
选用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国际标准的软件技术,以便系统有可靠性强、可扩展和可升级等特点,保证今后可迅速采用计算机网络发展出现的新技术,同时为现存不同的设备、工作站、服务器、和相应终端等设备提供入网和互连手段。
6、性能可扩展性和升级能力:
系统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升级能力,选用具有良好升级能力和扩展性的设备。在以后对该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展时,必须能保护现有投资。应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多种高层协议和多媒体应用;
7、系统的灵活性:
系统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软件配置与负载平衡等方面,整个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快速简便地将用户或用户组从一个子系统转移到另一个子系统,可以跨越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而无需任何硬件的改变,以适应机构的变化。
9、良好的层次性结构和可伸缩性:
在大型智能系统的设计中,应该采用层次性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