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水文测验整编规范的补充规定.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施水文测验整编规范的补充规定一、降水(一)降水量观测记载,只观测时段,不测记起止时间。(二)降水量观测时,雾、露、霜、雪深及冰雹直径不观测。(三)基本站每年必须对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一次器差检查;委托站宜每年对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一次器差检查。(四)自记雨量计器差检查时,记录格式如下表:序号加水量记录量累计加水量相应记录量mmmmmmmm12┊n注:加水量每次加水1mm。(五)日记型自记雨量计,原安装的仪器,每年汛前调试正常运行后,应试运行4天;新仪器安装调试正常运行后,应试运行7天,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六)降水量表(一),各项极值的挑选,采用5min滑动。(七)降水量摘录:自记站,汛期按24段制摘录,但相邻时段的降水量等于或小于2.5mm/h,可予合并摘录,合并不能跨过4段的分界时间。非汛期,无配套任务的测站,一日雨量≥30mm,3日雨量≥50mm,亦需摘录该场降水的全过程。当非汛期产生特征值时,应根据特征值的需要摘录。非汛期有自记降水记录的站,应用自记资料整编。二、水位(一)凡新设水准点或新设水尺,当年必须测量两次以上高程,如果所测高程相差较大,影响取值,应多测几次,选择接近数值,取其均值进行考证。(二)水尺零点高程往返测量,前后视距累计差各累各;前后视距累计不等差不大于10m。 (三)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测量,测量方法采用往返测,精度要求按三等水准。(四)在三、四、五等水准测量中,路线长度L以km为单位,在计算闭合差或高差不符值时,L按实测值进行计算。(五)水准测量中,往返高差值不归零时,只要其他项满足规定要求,且往返距基本相等,可不作高差值改正。 (六)在一组水尺中,如果当年发生水尺被冲毁后恢复或增设水尺时,其水尺编号按规范要求编排,次年必须按序,从岸上向河心重新统一编号。(七)使用水尺的水位观测(无自记),年初的零时和年尾的24时必须观测。(八)自记水位记录,两相邻记录线间的间距宜控制在3cm左右,尽量避免记录线交叉。(九)各水文(位)站,不管是汛期或枯期,每日20时水位,必须在正点观测。(十)在水位观测资料记载簿中,水尺编号的填写方法,相邻或连续多次水位观测的水尺编号相同时,则相同编号的第一个要填写,之后可省略,用“″”表示,但另提一列后,第一行编号必须写。(十一)水位记载和水位摘录表中,日、时、分及水位整米数的填写方法:日和时按实际位数填写,分不足两位写两位,即在个位前加0;相邻测次的日相同时,第一个日写后,后面连续相邻的日不写,但另起一列时,第一行的日必须写;时相同要写;相邻水位整米数相同时,第一个整米数写后,后面连续相邻整米数不写,但另起一列时,第一行的整米数必须写。(十二)日平均水位值的计算方法,一律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十三)水位摘录表中,水位改正数为0时,0不写,任其空白。三、流量、泥沙(一)大断面测量,岸上部分用四等水准测量施测。大断面测量必需在三月底以前完成。岸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的施测,设在中小河流上的站应当日完成,大河站当日不能完成的,次日尽力完成。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后延。(二)水道断面测次的布设,河床稳定的测站,每年除施测大断面外,如遇中高洪水,应增加水道断面的测次,但汛中的平水期,两个月至少施测一次水道断面。(三)每月最少流量测次的布置:全年为单一线的站,每月最少施测一份流量;全年为多线型的站,在水势没有大的变动和测站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月最少施测两份流量。(四)断面起点距的取用位数,记至小数后一位。(五)凡有自记水位计的站,计算流量时的水位,应采用自记记录的水位(自记记录要正常)。(六)流速仪检定后的施测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累计。(七)在流量测算中,断面使用说明:1.为实测水深时,在流量计算表壳的本次成果测验、整编分析情况说明栏内,填实测水深。2.借用断面测算:借用上年断面施测,当年断面计算时,写明借用年份和借用断面的施测号数。如:借用2004年5号断面施测,2005年1号断面计算、借用当年同一断面测算,如:借用3号断面测算、借用当年一个断面施测另一断面计算时,如:借用3号断面施测,4号断面计算。(八)在计算流量时,换用断面的分界线,以峰顶水位划分。(九)实测流量成果表中,测验方法栏的填制:1.用流速仪法施测,则填“流速仪(流速仪型号)流速垂线数/流速测点总数”,如“流速仪(25-1)10/30”。当全用一点法施测,则流速测点总数改填相对水深位置,如“流速仪(25-1)10/0.6”。2.用浮标法施测,填“浮标”,之后用分数形式,分子填有效浮标个数,分母填浮标系数,如“浮标 10/0.85。(十)推流结点的控制,用连时序法定水位流量关系线,根据绳套曲线的曲率,弦线差应控制在2%以内,超过2%应有流量结点,一个绳套上的最大和最小流量应有结点。(十一)关于流量突出点的分析:1.点绘横断面图和测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