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运营商调整终端补贴政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球运营商调整终端补贴政策
[李剑华]
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引领模式深刻影响了整个通信产业链。终端成为影响用
户购买3G服务的关键因素,而运营商的销售重心也从销售套餐转变为销售终端。不 过,尽管运营商从销售终端取得了巨大的业绩和用户增长,但也承担了巨大的终端 补贴费用压力,从而严重削弱运营商的盈利能力。近期以来,全球运营商纷纷开始 反思、调整终端补贴政策。
关键词: 终端补贴 资费补贴 双轨制
李剑华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信行 业竞争战略、商业模式、产业链研究、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方面。
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引领模式深刻影响了整个通信
产业链。终端成为影响用户购买3G服务的关键因素,而运 营商的销售重心也从销售套餐转变为销售终端。不过,尽 管运营商从销售终端取得了巨大的业绩和用户增长,但也 承担了巨大的终端补???费用压力,从而严重削弱运营商的 盈利能力。以中国三大运营商为例,2011年,中国移动共 投入172亿元进行终端补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3G销 售和终端补贴也分别达到了156亿元和131亿元,其中联通 仅在补贴3G手机方面的费用就多达58亿元。
今年3月,在科技博客网站Geekwire举办的科技大会 上,T-Mobile美国公司首席营销官科尔?布罗德曼(Cole Brodman)对手机补贴进行了炮轰。他认为,手机补贴扭 曲了用户对于硬件的价值评估,更扭曲了终端实际成本, 导致制造商、运营商形成不同的内耗;为了赶时髦,很多 用户会在两年(甚至一年或几个月)后处理掉“非常优秀
的”产品,从而催生了“旧货市场”。他对此深感痛惜,
如果用户购买设备时支付的是全款,他们或许会更加珍惜
手机,而不会轻易抛弃。布罗德曼还声称T-Mobile美国已 尝试提供不含补贴但无需签长约的资费套餐。我们可以看 到,近期以来,国内外主要运营商的都在反思、调整终端 补贴政策。
1
国情不同导致中外终端补贴方式不尽
相同
由 于 国 情 不 同 , 中 外 运 营 商 终 端 补 贴 方 式 不 尽 相
同。以美国为例,美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电话用户实名 制规定,但是对于占移动用户约九成的后付费用户,美国 运营商出于计费、信用建立和查询的需要,均要求用户提 供社会保障号(SSN)、真实姓名、地址、信用卡信息 等;美国的信用体系非常完备,每个人的社会保障号包含 其姓名、工作单位、地址、信用记录、保险、债务、纳税
状况等信息,相当于身份证号码。因此,后付费用户实际
通 信 热 点
24
摘要
上就是实名用户。对于预付费用户,各运营商也有不同的
信息资料要求,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信息都包含了用户的真 实身份。
在中国,由于完善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运营商在 进行终端、资费补贴的时候,为防止恶意套机,无论补贴 比例大小,用户所交纳的购机费用与预存话费总和基本上 都会大于终端的成本价,然后运营商在合约期内分期返还 话费。这种模式下,提前终止套餐的用户会损失尚未返还 的话费,但不需知会运营商。
而在美国,用户购机是不需要预存话费的,因此手 机补贴非常“真金白银”。以iPhone4S为例,16G的裸 机价为649美元,两年签约价为199.99美元。如果用户需 要提前终止合约,运营商会根据履约时间长短收取提前终 止费(Early Termination Fee);运营商并不需担心用户 恶意提前终止合约,因为此举会在用户的个人信用记录上 留下污点。日韩和欧洲主要国家运营商的终端补贴也与美 国类似。
中外两种手机补贴方式相比,中国方式比较有利于 保护运营商的利益,但无论是存费送机还是购机送费,用 户都必须先交纳一笔超过手机全价的费用,这样就会影响 用户对补贴力度的感知。国外方式对用户的心理冲击力极 大——以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获得市价高昂的智能手机; 但是这样一来,对运营商的现金流影响也很大——运营商 先支付终端的全部成本费用,然后只能通过用户分期话费 得到弥补。
虽然中外两种补贴方式对运营商利润的影响都是一 致的——以近期利润换取用户忠诚度和ARPU,以期获得 远期利润。但由于中国方式是分期补贴,国外方式是一次 性补贴,国外运营商连现金流都牺牲了。因此国外补贴对 运营商的财务指标负面影响更大,运营商取消手机补贴的
动力也更大。
手机企业采购手机,然后将手机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
给代理商/用户,其中的差额就是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手 机补贴。有调查表明,代理商每卖出1部手机给新入网用 户,将从运营商处获得40 000日元左右的补偿;若是在网 用户换机,代理商则能获得在网用户合约期内ARPU的四 分之一。
不过,高昂的手机补贴成为影响运营商利润的“罪 魁祸首”。金融危机来临的2007年,NTT DoCoMo和 KDDI净利润增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