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动态分区管理的主存分配模拟设计-(最先适应法,最差适应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 目: 动态分区管理的主存分配模拟设计--最先适应法、最差适应法
初始条件:
1.预备内容:阅读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章节内容,理解动态分区的思想,并体会各分配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2.实践准备: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使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采用指定算法模拟动态分区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能够处理以下的情形:随机出现的进程i申请jKB内存,程序能判断是否能分配,如果能分配,要分配的首地址address,要求输出内存使用情况和空闲情况。内存情况输出的格式为:address该分区的首地址Eaddress该分区的尾地址Len 分区长度Process 如果使用,使用的进程号,否则为0i)你认为你完成的设计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或比较出色;
ii)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以后如何改正;
iii)从本设计得到的收获(在编写,调试,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iv)完成本题是否有其他方法(如果有,简要说明该方法);
v)对实验题的评价和改进意见,请你推荐设计题目。
时间安排:
设计安排一周:周1、周2:完成程序分析及设计。
周2、周3:完成程序调试及测试。
周4、周5:验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注意事项:严禁抄袭,一旦发现,一律按0分记)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录
封面......................................(1)
课程设计任务书............................(2)
需求分析................................(4)
功能设计................................(5)
2.1.数据结构..............................(5)
2.2.模块说明..............................(6)
2.2.1最先适应法(first-fit)................(6)
2.2.2最坏匹配法(worst-fit)................(8)
3.开发平台及源程序的主要部分..............(9)
4.测试用例,运行结果与运行情况分析........(16)
4.1.最先适应法.............................(16)
4.2最坏适应法.............................(19)
5.自我评价与总结..........................(23)
6.参考文献................................(24)
1.需求分析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早已成为人类的常用现代工具,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计算机,学会使用计算机,并用它来处理面临的事务。对于一台完全无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即使功能再强,也必定是难于使用的。所以在计算机上覆盖了OS后,便可获的一台功能显著使用极为方便的计算机。因此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而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空间是操作系统管理的宝贵资源,虽然其容量在不断扩大,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软件发展的需要。对存储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存储器的利用率,而且还对操作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存储分配、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存储共享、存储扩充。存储分配指为选中的多道运行的作业分配主存空间;地址转换是把逻辑地址空间中的用户程序通过静态重定位或动态重定位转换和映射到分给的物理地址空间中,以便用户程序的执行;存储保护指各道程序只能访问自己的存储区域,而不能互相干扰,以免其他程序受到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存储共享指主存中的某些程序和数据可供不同用户进程共享。
最简单的单道系统中,一旦一个程序能装入主存,它将一直运行直到结束。如果程序长度超出了主存的实际容量,可以通过覆盖和交换的技术获得解决。更多的操作系统支持多个用户进程在主存同时执行,能满足多道程序设计需要的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技术是分区方式,有分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可变分区的分配(如图(1)所示)算法包括:最先适应、下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和快速适应等分配算法。
图(1)动态内存分配
采用分区方式管理存储器,每道程序总是要求占用主存的一个或几个连续的存储区域,主存中会产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