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技术原理》课件——13.pptx
Hadoop技术原理
1.Hbase表设计
Hbase表设计
01HBase表设计
RowKey的设计
建表预分区
列簇设计(包括列簇属性设计)
02HBase表设计
设计表需要解决的问题
1.行键结构应该是什么,应该包含什么?
2.该表应有多少列族?
3.哪些数据进入哪个列族?
4.每个列族中有多少列?
5.列名应该是什么?尽管在创建表时不需要定义列名,但是在写入或读取数据时需要知道它们。
6.什么信息应该进入单元?
7.每个单元应存储多少个版本?
03RowKey的设计
热点现象:某个小的时段内,对HBase的读写请求集中到极少数的Region上,导致这些Region所在的
RegionServer处理请求量骤增,负载量明显偏大,而其他的RegionServer明显空闲。
热点现象出现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HBase表设计时,RowKey设计不合理造成的
热点现象解决办法:RowKey的随机散列+创表预分区
04RowKey的设计
RowKey设计原则
·总的原则:避免热点现象,提高读写性能
·长度原则:最大长度64KB,开发通常10~100个字节,建议不超过16字节(hbase每个单元格以
keyvalue进行存储的,因此都会存储rowkey)
·散列原则:将时间上连续产生的rowkey散列化,以避免集中到极少数Region上
·唯一原则:必须在设计上保证rowkey的唯一性
RowKey设计结合业务
·在满足rowkey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往往需要将经常用于查询的字段整合到rowkey上,以提高检索查询
效率
05列簇属性
目的
·创建HBase时,就预先根据可能的RowKey划分出多个Region而不是默认的一个,从而可以将后续的
读写操作负载均衡到不同的Region上,避免热点现象
原则:
·HBase表的预分区需要紧密结合业务场景来选择分区的key值,每个region都有一个startKey和一个
endKey来表示该region存储的rowKey范围。
06列簇属性
方式(四种):
·createns1:t1,f1,SPLITS=[10,20,30,40]
·createt1’,f1,SPLITS_FILE=splits.txt,OWNER=johndoe其中splits.txt文件内容是每行一
个rowkey值
·createt1,f1,{NUMREGIONS=15,SPLITALGO=HexStringSplit}
·JavaAPI
weiboContentTbl.addFamily(cf)
valsplits=Array(Bytes.toBytes(10000),Bytes.toBytes(20000),
Bytes.toBytes(30000),Bytes.toBytes(40000),
Bytes.toBytes(50000),Bytes.toBytes(60000)
)
admin.createTable(weiboContentTbl,splits)
07列簇属性
hbase(main):021:0describet1
DESCRIPTIONENABLED
t1,{NAME=f1,DATA_BLOCKENCODING=NONE,Btrue
LO0MFILTER=ROW,REPLIC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