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排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城市污水排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当中,城市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污水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影响该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行,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如何做好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是目前相关市政部门所面临的最艰巨任务。城市污水的治理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及城市功能的顺利运行,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该系统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期能为城市的更好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望专家斧正。
关键词: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的发展中,污水排放系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排水系统不仅有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对于保护城市水资源、高效的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无序的开发、随意的排放不仅破坏了城市的生存环境,还对城市整体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市政相关部门在进行相关项目的建设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规划、调研,而对于随意排放废水、污水的企业或个人必须给于严厉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城市污水排放现状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11年我国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达到572亿吨,而城镇生活污水占有量约为327亿吨占排放总量的的57%。城镇生活污水的产生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中所产生的,包括实际需要的用水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如:用水后水管未关紧,这部分水也随着排入污水系统。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具世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末尾。据报道全国有25%的地下水资源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检测不合格;一些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据国家地质调查局调查,全国185个城市的253个主要地下水开采地段中,污染趋势加重的占25%。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随着用水资源环境的日益恶劣,许多城市将面临水荒,如何提高水资源质量,合理排放、处理生活污水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的污水排放系统的设计、建设已经不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健康状况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城市城市污水排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给水整体运行系统存在不足。(一)、城市中一些厂矿企业及城市周边地区企业、居民私自打井取地下水,造成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这样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致使地表土壤下沉、建筑物开裂,并且还会影响地下水水质,通常地下水补给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而开采过量、降水不足时,则会出现河流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二)、目前的水价体制不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收费标准偏低,对于居民的合理用水与浪费不能区别对待,因此使得现行的水价体制不能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还是延续前苏联的城市排水系统模式,称为下水管网,此管网的最大不足就是排水管口径较小,难以应付较大的来水量。如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中心城区地下排水管网还有明代留传下来的“老古董”而老旧的的排水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而北京市的新城区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也很低,在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建设的初期并没有考虑到遇到极端天气如何应对,面对突入起来的大水时显得措手无策,因而造成了2012年7月21日大水漫城的囧像。
(三)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滞后,特别是有些城市中心区雨污分流还没有实现,目前城市周边所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调查目前国内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能够达到正常运转的不到建设总量的50%,满负荷运转的更是凤毛麟角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许多地方的相关部门把地下管网建设称为“地下工程”,而把建设污水处理厂作为表面的形象工程,这就造成了许多地方即使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也没有污水可以处理的现象。
(四)我国与污水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是造成相关政策难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相关部门在进行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时很难做到有法可依,这就为污水费用征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并且我国大多数城市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排放与管理监督体制,监管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国家虽然制定了污水排放征收费用的标准,但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很难实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