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与TBL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结合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PBL与TBL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结合应用
摘要:介绍了PBL和TBL教学法,并根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性质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提出基于PBL和TBL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讨论了PBL和TBL教学法结合应用于该门课程的可行性,并针对该门课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难度的实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综合应用。实践证明,将PBL和TBL教学法有机结合应用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PBL教学法;TBL教学法;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钟丽莎(1985-),女,四川成都人,泸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助教;李佳凌(1984-),女,四川泸州人,泸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泸州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08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53-0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其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丰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主设计的基本能力。[1,2]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是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训练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以实验项目为基础,学生按实验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学生以书为参照,听从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过分注重课堂教学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难度分级较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单一的教学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本文以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为契机,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探索PBL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PBL教学法和TBL教学法
1.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Learning)教学法1969年由美国学者Barrows首创,[3]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受到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提出问题(真实性的任务和问题,能自由探索)→学生查阅和收集→资料讨论问题(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考核评分。[4]
PBL教学法的特点: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提出的问题没有简单正确的标准答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哪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将知识运用在一个特定的应用问题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广泛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如何避免内容超出课程范围和学生能力是该方法需要克服的一个难点。[5]
2.TBL教学法
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Michelsen等[6]学者于2002年正式命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团队为基础,提倡进行课前预习和预习测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讨论,以促进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TBL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课前给学生自学要点→学生自学→课堂测验(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内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精讲→学生完成→考核评分。[7]
TBL教学法的特点:以团队为中心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强调的是有清楚的学习目标的课前及课上的学习,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8]
3.PBL和TBL教学法的比较
PBL和TBL教学法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法,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精神。[9,10]由于这两种方法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特点的不同,PBL更加注重实际工程的应用,而TBL注重团队合作以及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如表1所示。
二、PBL和TBL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因对象、内容不同,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应认识到PBL和TBL教学法的利弊,结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法,充分发挥这两种教学法的优势,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通过表1可以看出PBL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非常有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正是以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基础,因此非常适合在该学科中应用PBL教学法。同时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