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和财务报表分析相关其他信息.ppt

发布:2017-07-22约1.96万字共1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与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其他信息;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财务报表附注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2.掌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含义及其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3.掌握关联方的概念以及关联方交易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极端重要性; 4.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及其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5.掌握审计意见的基本类型及期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含义。;第一节 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 一、主要会计政策 关于会计政策的含义,《国际会计准则》指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报财务报表时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这里所说的“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主要是指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所执行或依据的特定的会计准则、惯例、规则等。;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企业可以考虑列报的会计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1)收入确认; (2)合并原则,包括对子公司和联营企业; (3)企业合并; (4)合营企业; (5)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确认和折旧/摊销; (6)借款费用和其他支出的资本化; (7)建造合同; (8)投资性房地产; (9)金融工具和投资;;(10)租赁; (11)研究和开发; (12)存货; (13)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 (14)准备; (15)雇员福利费用; (16)外币折算和套期; (17)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定义以及在分部之间分配费用的基础; (1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定义; (19)通货膨胀会计; (20)政府补助。 ; 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企业的会计方法、会计估计在不同年度之间应尽量保持一致,以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但是当企业已选用的方法或估计严重不适用时,企业就应考虑变更其他更适用的方法或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将会计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这些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列示。关于会计方法、会计估计变更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予以讨论。 ; 三、非常项目的说明 非常项目是指企业由于特殊的原因引起的有别于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非正常的和不经常发生的事项和经济业务。。这些事项和经济业务会使企业发生非常损失或取得非常收入。可能导致非常损失的事项有地震、洪水、火灾和其他偶发的自然灾害、财产没收,等等。可能导致非常收入的事项如企业出售经营过程中从未使用过的资产(如企业原购入 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准备建厂房,后因计划改变而将土地出售)的收入,等等。; 这些非经常性项目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时,为了便于报表使用者清楚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报表附注就应对其作出详细说明。 四、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在企业存在关联方的条件下,由于企业存在着利用关联方关系操纵交易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应当披露其关联方、企业与关联方的主要交易等事项。关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予以讨论。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般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和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影响读者对企业报告期及其以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的事项。企业对此类事项,应当予以处理或披露。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予以讨论。 ;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从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国的会计实践看,报表主体部分的内容越来越概括,而在附注中对报表主体进行说明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通过对报表附注中这部分材料的阅读,读者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各主要报表项目的情况。 ;七、或有项目 或有项目既包括我们所讨论过的或有负债,也包括我们尚未探讨过的或有收益。从一般会计惯例看,附注中仅对或有负债进行说明,对或有收益则根据稳健性原则不予列示。;第二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所制定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纳的会计政策,通常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其需要披露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 1.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会计政策是否一致等等。 2.外币折算,是指外币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如外币报表折算是采用现行汇率法,还是采用时态法或其他方法。 3.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的原则。 ;4.所得税的核算,是指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对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运用、对递延法和债务法或其他方法的选择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