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cu院内感染预防文件材料.ppt

发布:2018-02-21约2.69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U医疗垃圾管理 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ICU医疗垃圾管理   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所以废弃物应按医院ICU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ICU常见的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UTI 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MDROS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LOGO LOGO ICU院内感染预防 1998广东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切开感染166例。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发生院内感染 9只眼球被摘 2008年西安交大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9例新生儿发生院感,其中8例死亡。 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6例新生儿发生院感,其中5例死亡 2009年2月山西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20名患者血液透析染丙肝。 ICU院内感染 ICU院内感染: 是指发生在ICU这一特点定环境的院内感染 ICU医院感染的特点 病情复杂、严重 有创监测操作多 侵入性导管放置多 广谱抗生素应用多 医疗仪器、设备多,消毒与灭菌不彻底或再污染 ICU医院感染的特点 单间少、大房间多 空气流动不好 部分病人住院时间长 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外来人员多 患者免疫力低下 医院感染一直是ICU的严重挑战 我们要怎么做? 预防与管理 建立三级管理网: 卫生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一级管理:院长负责制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全面控制感染管理,制定控制措施。 二级管理:感染管理科或办公室,具体负责感 染管理和下传上级指令。 三级管理: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具体实施感 染控制工作,感染控制的主力军。 建立三级管理网: 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感染管理科或办公室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制定法律法规 反馈 反馈 制定控制措施 管理、传达 反馈 反馈 ICU环境管理 墙面和门帘 定期使用清水湿式擦拭,保持清洁、干燥。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 物体表面 使用消毒剂对卫生间、污物处置间、洗手池等台面进行清洁消毒,每日至少1次。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 ICU环境管理 地面 所有地面,包括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每日至少2次。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班不少于1次。 ICU的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管理 所有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戴帽子和口罩后方可进入ICU。ICU工作人员外出时必须外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 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ICU人员的管理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有效洗手可使院感率降低50%-80% 做到“两前三后”原则 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消毒手 床头床尾放置快速手消毒液,以便随时进行手消毒 六步洗手法 ICU人员的管理 护士与ICU床位数之比为2.5—3∶1,保证特殊病人和特殊感染病人专人护理。 工作人员患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医护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卫生保洁人员应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条件的每天组织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 ICU人员的管理 病人管理 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可以集中安置。并有醒目的标识, 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应隔离于负压病房。 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应安置于单间病房并有保护性隔离醒目标识。 ICU人员的管理 探枧人员管理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进入ICU穿隔离衣,戴口罩,消毒手。 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访客有疑似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