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明创建标识解说词.pdf
金华文明创建标识解说词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文明素质重
在实践,重在养成。“建文明城”的核心是“育文明人”。把文明从人
们的一种内心向往转化成为一种社会荣誉,继而引导人们的文明实践,
是我市“创文明城、育文明人”的重要着力点。我市紧紧围绕提升广
大党员干部群众文明创建荣誉感,推动创建“精品化”“示范化”,营
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建立“双十”行动和文明社区建设的每月督
查排名通报机制,设立创建工作“骏马奖”“蜗牛牌”“红黄榜”,把
文明创建内化为行动自觉。
在“双十”行动中,农贸市场是整治重点。市市场监管局金华开
发区分局创新了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对设施设备、制度标识和操作
规范进行标准化统一。卫生意识不能朝夕间养成,为提高经营户的创
建热情,市场监管局引导各市场制定了奖惩机制。像新农贸市场每月
评选一次文明户,优秀有奖,末位罚钱;秋滨街道农贸市场对经营户
的12项不文明行为处以50至200元的罚款,并每周进行市场红黑榜
公示。奖惩金额虽小,却关乎荣誉,许多经营户已经把文明创建内化
为自觉行动,争当优秀。经营户陈先生表示:“奖多少钱倒不重要,
关键是脸上有光啊!被罚钱数量也不大,但太丢人啦!现在大家伙都
很重视,东西不乱堆放,垃圾不乱丢,好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文明礼让”交通是金华一道温暖的风景。10月14日晚,婺城
区环城小学二年级的林睿阳小朋友因为斑马线前向“礼让”的公交车
“一鞠躬”走红金华人的朋友圈,赢得众网友纷纷点赞。在“一让一
鞠躬”间,人们感受到了金华文明的温度。如今,礼让斑马线的场景,
在金华的各路口已然常见。
提升文明荣誉感还体现在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惩戒和“零容忍”。
针对不文明交通行为,我市对公交车、公务车、公职人员私家车、出
租车、网约车不礼让斑马线、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实行定期通报制
度。截至目前,已抄告出租车违法11期1820辆次,网约车5期602
辆次,公务车违法5期8辆次,公交车5期96辆次,公职人员私家
车违法11批次2254辆次。并且推出人脸识别系统、“会说话的红绿
灯”等创新举措,定期在媒体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不断提高交通参
与者文明交通意识。
针对快递三轮车、外卖电动车监管问题,我市下发《快递电动三
轮车通行管理办法》,对市区800余辆快递三轮车实施“统一外观标
识、统一编码管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车辆规格、统一作业着装”
的“五统一”制度。强化对外卖电动自行车管理,推出外卖电动自行
车五条管理措施,实施一次违法处罚、两次以上停单直至列入黑名单
的四级处罚机制。该机制建立以来,已经通报处罚快递、外卖车辆交
通违法285车次。
一座城市的温度,是可以由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来衡量的。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面子重要,里子更重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金
华在实践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让市民对文明创
建从“似曾相识”到“相熟相知”,从“不理解,还抱怨”到“我参
与,我支持”,在城市环境面貌显著变化、市民素质显著提升的同时,
金华,这座城市也更加讲文明、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