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健身俱乐部经营的认识与建议.pdf

发布:2024-09-18约5.2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健身俱乐部经营的认识与建议

【摘要】中国健身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目

前正在运营的众多家健身俱乐部大多是举步维艰,能盈利的俱乐部

也不多。笔者以其对健身俱乐部投资、筹建及运营的实践以及多年

经营企业的经验,从企业商业模式的视角,对现行健身俱乐部的经

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度剖析与思考,确立健身

行业的行业定位为微利的新兴现代服务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对

我国目前发展中的健身业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商业模式产业定位经营建议

中国健身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北京、上海、深圳、广

州等一线城市为带头示范的作用下,全国各地的健身俱乐部发展迅

速,目前健身俱乐部基本已经覆盖了全国各级城市,总数已经达到

了5800多家(健身中国网行业数据库统计),2008年南京金海马健

身俱乐部一夜消失;2009年在南京“巅峰时期”有7家店的南京耐

力新街口健身馆因债务问题被查封,全球领先资本整合运营商——

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退出整合南京耐力健身;2011年1月北京青

鸟健身有限公司一夜之间六家店暂停营业;2001年投资4000万人

民币的台湾亚力山大在上海新天地开业,随后“亚力山大”在北京

东直门和cbd开设了两家分部,拥有会员近1000人,可是好景不

长,2007年亚力山大也关门了;2011年南京唯嘉健身也欠下大笔

的债务,关门歇业。中国健身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成长后,目前

正在运营的众多家健身俱乐部大多是举步维艰,现在能盈利的俱乐

部并不多。笔者经历健身俱乐部投资、筹建及运营的实践,以及多

年从事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验,从商业模式的视角,对健身俱乐部

的经营进行深度剖析与思考,确立健身行业的产业定位为微利的新

兴现代服务业,并提出健身俱乐部经营的建议。

1.健身俱乐部的商业模式

健身俱乐部的形式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面向中上层收入人群的会

员制健身俱乐部,一般都有先进的设备,周全的课程设置和强大的

教练员班底,国内近十多年发展较快、变数也较大。第二种是在酒

店内的健身房,一般都设有游泳池,但面积不大,健身器材投资较

少,无专业的教练和成熟的课程,无专业的销售和高比例的销售提

成,且会员卡价格相对较贵,人气不足,主要面向酒店客人。第三

种是大众健身俱乐部,硬件和软件水平相对较低,价格较低,但人

气非常足。第四种是房地产开发小区内的健身房,面积不大,健身

器材投资较少,无专业的教练和成熟的课程,无专业的销售,没有

房租成本,主要为房产销售服务、面向小区客人。本文主要分析第

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会员制健身俱乐部。

目前会员制健身俱乐部的主要商业模式如下:

1.1收入来源:预付费的各类会员卡、卖私教、卖商品、培训班

等,这些收入存在着不稳定性。

1.2主要投资:房产、装修、健身器材设备等。

1.3运营成本:房租(或购房折旧)、人员薪资、水电气能耗费、

设备折旧、设备维修费、服装费、培训费、广告促销费、各类税费、

电信等杂费。

1.4财务记帐:会员卡预付费,收入反映在当期,成本发生滞后;

销售中不停地送会籍期,年卡实际消费月不仅仅是12个月,有的

会长过24个月,年卡的实际价值与收入存在巨大的差异,无法真

实地显示当月的真实收入,因此收入与支出无法匹配。

笔者多年从事企业经营与管理,在企业经营中一直关注商业模

式、企业经营数学模型及财务盈利模式,在从事投资健身俱乐部后,

对这个健身行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数

据,我认为健身行业的商业运营模式有问题。从收入的角度来说,

存在不确定、不稳定性;从投资与成本来说,是投资过大、成本过

高,收入的现金流无法满足运营中的成本支出;从财务的角度来说,

是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全球领先资本整合运营商--中美桥梁资本有

限公司退出整合南京耐力健身以及2010年全国健身行业高层论坛

上,一位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发言,更加证明了我的观点——

我国现行健身行业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2.现行健身俱乐部运营存在的问题

现行俱乐部运营常见的几大问题:进入行业没有门槛,短期投机

行为严重;行业没有标准、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企业

之间恶性竞争、价格战频发;健身人才流失严重等等。

2.1进入行业没有门槛,无行业标准,短期投机行为严重

国家对开办健身房的最低面积、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和安全设施情

况等硬件,都没有明确规定,往往购置数台机器,租下几间地下室,

领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