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环境与地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流地理》学习领域
(课程)标准
学习领域编号:021647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学习领域类别:岗位拓展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36学时
一、 学习领域的性质和任务
(一)学习领域定位
1.本领域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学习领域。
2.本学习领域服务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物流线路规划能力为主线。
3. 本领域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一线物流应用型人才的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学习目标
经过36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对地理的相互依从关系,熟悉我国及周边地区物流整体环境,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的特点及运输网络及运输路径与工具的合理选择,了解我国资源布局与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状况,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区域及其特点,了解港澳台及国际经济状况及物流发展状况与趋势。
教学目标是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注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领域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 教学学时 学习项目 学习任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学习情境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 1.我国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 2 2.物流园建设与布局的基本方法 1 学习情境二:我国农业物流地理
1.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2 2.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2 3.物流与农业 2 学习情境三:我国工、商业物流地理 1.我国工业布局与物流 1 2.我国商业中心与布局 1 2 3.我国商品流向与商业物流 2 学习情境四:我国旅游经济地理 1.我国旅游资源与布局 1 2.物流与旅游业 1 2 学习情景五:我国运输业物流地理 1.铁路运输 1 2 2.公路运输 1 2 3.水路运输 1 4.航空与管道运输 1 学习情境六:物流分区地理 1.东北与环渤海经济区 1 2. 长江流域经济区 1 3.东南沿海经济区 1 4. 西部经济区 1 学习情境七: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港澳台物流业概况 1 2.国际物流概述 1 3.世界主要资源分布与流向 1 2 4. 国际运输概述 1 (二)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1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况 教学时间 3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理解我国物流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教学内容 【知识点】
1.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2.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3. 我国物流业的布局 【技能点】
物流园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互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第二课堂 考核评价 形成性考核,基础知识测试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 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2. 熟悉物流业相关基础知识
3. 能够分析物流业发展趋势与特点。 学习情境2 我国农业物流地理 教学时间 6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布局与特点。 教学内容 【知识点】
1.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
2.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
3.农产品物流现状与趋势
【技能点】
1.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布局与特点
2.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互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第二课堂 考核评价 形成性测试,知识能力考核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了解我国农业布局与特点
2.理解物流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 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2. 熟悉物流业的相关知识
3. 能够分析农业与物流的相关关系。 学习情境3 我国工商业物流地理 教学时间 5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轻重工业及商业的布局特点及其与物流的关系 教学内容 【知识点】
我国轻重工业布局状况及其物流特点。
我国商业中心布局及大宗商品基本流向。
【技能点】
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互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络资源、第二课堂 考核评价 形成性测试,知识能力考核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理解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能提出区域商业布局的建议。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 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2. 熟悉物流与地理的相关知识
3. 能够分析物流与工商业的相关关系。 学习情境4 我国旅游经济地理 教学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