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仪器分析-HPL.ppt

发布:2025-02-17约7.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应用030201散射光强只与溶质颗粒大小和数量有关,而与溶质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无关,ELSD属通用型和质量型检测器。适合于无紫外吸收、无电活性和不发荧光的样品的检测。(糖类,甾体皂甙,脂肪酸等)其灵敏度与载气流速、汽化室温度和激光光源强度等参数有关。它的基线漂移不受温度影响,信噪比高,也可用于梯度洗脱。(三)荧光检测器

(fluorescencedetector)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在紫外光激发下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多环芳烃,维生素B、黄曲霉素、卟啉类化合物、农药、药物、氨基酸、甾类化合物等有响应;(四)示差折光检测器

(differentialrefractiveindexdetector)除紫外检测器之外应用最多的检测器;通用型检测器(每种物质具有不同的折光指数);可连续检测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流动相之间的折光指数差值。差值与浓度呈正比灵敏度低、对温度敏感、不能用于梯度洗脱;01记录仪+工作站02仪器性能指标03分离性能:流量精度,噪声,漂移,线性04检测性能:比如UV有波长的准确度五数据处理系统涡流纵向传质阻力01基本理论及色谱流程与气相色谱法相似;如塔板理论、速率理论、保留值、分离度等都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两者不同的是流动相,因而在基本理论方面需要考虑这些特点。其影响最大的是速率理论。02描述其板高与影响因素关系的范氏方程如下:H=A+B/u+Cu03第三节高效液色谱法的基本理论但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是液体,黏度大,柱温低,扩散系数小,所以B/u很小可以忽略,则:H=A+Cu因此:从A项考虑:A=2λdp减小dp,小粒固定相,可以提高柱效;降低λ采用球形,颗粒均匀分布的固定相,有利于提高柱效;从C项考虑:在HPLC中:C=Cm+Csm+Cs通常采用化学键合相,固定液被键合到载体的表面。所以C=Cm+CsmH=A+Cm+Csm范式方程提高柱效的方法:减小dp,采用球形小粒固定相,化学键合相低黏度流动相,低流量(1ml/Min)柱温25-30排阻色谱色谱06离子对色谱05离子色谱04离子交换色谱法03液-固吸附色谱法02、液-液分配色谱法01第四节各类高效液色谱法一、液-液分配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均为液体(互不相溶);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上的分配;固定相:早期涂渍固定液,固定液流失,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正相分配色谱亲水性固定液+疏水性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分离物质:强极性化合物(糖类和多肽类);极性大的后出峰;氰基化学键合相:诱导力,分离可极化的物质氨基化学键合相:诱导力+氢键作用力反相分配色谱疏水性固定液+亲水性流动相,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分离物质:非极性化合物(广泛);极性小的后出峰;十八烷基键合相:(将各种不同基团通过化学反应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C-18柱(ODS反相柱)。疏溶剂理论:烃基键合相,强疏水性,组分中非极性部分与烃基键合相结合。亲水性流动相使组分分离。二、液-固吸附色谱

liquid-solidadsorptionchromatography0504020301固定相:固体吸附剂为,如硅胶、氧化铝等,较常使用的是5~10μ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各种不同极性的一元或多元溶剂。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适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脂溶性试样,对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有较高选择性;缺点:非线形等温吸附常引起峰的拖尾;离子交换色谱

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固定相: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早期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被离子键合相代替。流动相:阳离子离子交换色谱,采用碱性水溶液;阴离子离子交换色谱,采用酸性水溶液;04030102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的反复离子交换反应;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之间亲和力的大小与离子半径、电荷、存在形式等有关。亲和力大,保留时间长;阳离子交换:R—SO3H+M+=R—SO3M+H+阴离子交换:R—NR4OH+X-=R—NR4X+OH-应用:离子及可离解的化合物,有机和无机分离,氨基酸、核酸等。四、离子色谱

ionchromatography(IC)离子色谱是与离子交换色谱的区别:采用了特制的、具有极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柱填料,并采用淋洗液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器,是测定混合阴离子的有效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