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与水质监测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遥感技术的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与水质监测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丹江口水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调水工程,具有重要的水利、水电、航运和支持长江下游灌溉等功能,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流域环境的恶劣状况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该水库水质状况差,导致了蓝藻水华等水环境问题的出现。为了保护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和生态,需要对其水域面积和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查。
遥感技术具有广覆盖面、实时性高、经济效益好、能够获取大量数据等优点,已成为现代水资源环境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与水质监测研究,对于探索一种新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和促进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旨在利用遥感技术对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与水质进行监测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利用Landsat和Sentinel-2卫星数据,提取丹江口水库不同时间段的水域信息,并计算水域面积。
2. 利用光谱反演方法,结合已有水质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水质状况,探究水体陆地分类的最优化方法。
3. 建立水深模型,通过计算水深来探讨丹江口水库水质状况与深度的关系。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技术:
1. 遥感影像处理:主要使用ENVI软件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分类、图像合成等处理,参照相关遥感处理方法进行操作。
2. 模型建立:使用Matlab等软件对建模算法进行编程与实现,包括水质状况与深度的回归模型建立等。
三、研究进展及结果
本研究自2021年3月开展以来,已经完成了遥感影像的获取和预处理、水域面积提取、水质状况分析等工作。初步结果显示:
1. 利用Landsat和Sentinel-2影像数据,提取出丹江口水库不同时间段的水域,较好地反映出丹江口水库的时空演变过程。目前,已经提取出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的水域信息,2022年和2023年的数据正在采集中。
2. 利用遥感影像和水质监测数据,可以有效分析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状况。初步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存在着一定的水质变化,主要受到外源性因素和本底因素的影响。
3. 建立了水深与水质关系的回归模型,初步探讨了水深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大的水深有助于水质的改善。
四、研究展望
1. 对于水域面积提取的精度和水质分析的准确性,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算法和模型,进一步优化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 需要加强对同期气象数据、地物利用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整合,探讨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的原因与机制。
3. 同时,在水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