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稳定剂的检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水滑石、有机类等辅助类的研究
有机物类单一使用时,热稳定效果不好,常与含金属的热稳定剂复合使用。目前常用的有机热稳定剂有多元醇、亚磷酸酯、环氧大豆油,1,3- 二酮等。多元醇的作用机理是:络合产生具有催化效果的氯化物,从而提高金属类的热稳定效果。最常用的多元醇有季戊四醇、山梨酸醇和二季戊四醇等。WangMing 等研究了季戊四醇对钙锌热稳定剂的热稳定作用,S.van E.Daan 等研究了多元醇对PVC的加工性能的影响。亚磷酸酯是有机类热稳定剂最重要和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当与金属皂复配使用时,效果明显。常用的有烷基和芳基的亚磷酸酯类。环氧油类物质近年来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分子内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环氧基团,当PVC 受热产生氯化氢时,环氧基团能够迅速与其反应,阻断氯化氢对PVC 的自催化作用,从而提高PVC 的热稳定性。由于环氧油类对PVC 有较强的增塑作用且无毒,近年来,多用于软质如食品包装瓶的软塞的增塑剂和热稳定剂。吴茂英等研究β- 二酮与含锌化合物的热稳定效果,指出β-二酮锌配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效能。有机类PVC 热稳定剂的研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埃及Sabaa 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多种有机物及其衍生物对PVC 的稳定作用,典型的物质有香草醛– 希夫碱、巴比妥酸等,这些有机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除了上述有机辅助热稳定剂外,在PVC 的热稳定行业中,水滑石、合成沸石、高氯酸盐等无机物也常用做辅助热稳定剂。水滑石为层状无机含金属材料,其分子通式为:Mg6Al2(OH)16CO3,同时带有一定的结晶水,传统按共沉淀法来合成。当水滑石
用作PVC 热稳定剂时,能够和PVC 加工降解过程中释放的氯化氢反应,当水滑石单独用作PVC 热稳定剂时,效果不理想,一般和金属皂复配使用。水滑石较为明显的缺点是与PVC 的相容性不好,近年来,不同的研究者通过减小水滑石粒径提高其在PVC 中的分散度或者对水滑石分子修饰提高相容性。合成沸石或者分子筛类化合物的结构种类较多,一般为含有硅和铝的氧化物复合体,同时含有结晶水,分子内含有规则的孔状结构。近年来,沸石在PVC 行业作为热稳定剂也有人研究和使用。
2 测试方法
PVC 最终制品用于不同的行业。性能不同, PVC 热稳定剂的评价和测试就需要不同的方法。总的来说,有静态和动态两大种方法,其中静态的有刚果红试纸法、老化烘箱试验和电势法,动态的有转矩流变仪实验和动态双辊实验,现分别论述如下。
2.1 刚果红试纸法
根据国标GB2917.1–2002,刚果红实验法作为测试PVC 热稳定剂的一种主要测试方法,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使用油浴锅,内置甘油,将要测试的PVC 同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后的物料装入小试管之中,轻微震荡使物料变的结实,然后放入油浴锅之中,油浴锅中甘油提前设定温度约170℃,使小试管内PVC 物料的上表面与甘油的上表面相平,小试管上方,塞入一个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玻璃管上下通透,在玻璃管的下方将刚果红试纸打卷插入,使刚果红试纸的下边缘与PVC 物料的上边缘相距约2 cm。实验开始后,记录下从放入试管至试管内刚果红试纸开始变为蓝色的时间,即为热稳定时间。这个实验的基本理论是当PVC 在约170℃下的温度时,会急剧分解,但由于添加了热稳定剂,抑制了其分解,随着时间的延长,热稳定剂发生消耗,当消耗完成时,PVC 会急剧分解释放出HCl 气体,此时,试管内的刚果红试剂由于极易与HCl 发生反应而变色,会立刻显现出来,记录下此时的时间,通过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热稳定剂效果的优劣。
2.2 静态烘箱试验
制备除热稳定剂之外PVC 粉与其它加工助剂(如润滑剂、抗冲改性剂、填充剂等)的高速混合试样。取一定上述试样,按一定比例添加不同的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加至双棍混炼机上进行试片制备,一般在不添加增塑剂的情况下,双辊温度设定在160~180℃,在添加增塑剂时,辊温一般在140℃左右。利用双棍反复压片得到均匀的片后下片,然后剪片,得到一定尺寸的含不同热稳定剂的PVC 样片。将不同PVC 试片放置于一个固定装置上,然后放置到恒温(一般为180℃)的烘箱内,每隔一段时间(如10 min 或15 min),来记录试片的颜色变化,直到变黑为止。通过烘箱老化试验,可以判断热稳定剂对于PVC 热稳定效果的优劣,尤其是对颜色变化的抑制能力,一般认为,PVC 受热时,颜色会发生白– 黄–褐– 棕– 黑一系列由浅至深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时间下PVC 的颜色即可判断降解情况。
2.3 电势法(电导法)
电势法测定PVC 热稳定效果的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实验装置主要有四部分组成,最右侧为惰性气体装置,一般使用氮气,但有时也使用空气,区别在于当使用氮气保护时,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氧气氧化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