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二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2025年云南省昭通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出道德选择。下列哪种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A、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B、在图书馆里安静阅读
C、在排队时插队抢先
D、在他人发言时不认真倾听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哪种说法符合宪法精神?
A、法律只对违法者有约束力
B、法律只对公民有约束力,不对国家机关有约束力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不同身份的人享有不同的权利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3、题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宗教信仰自由
B.出国旅行
C.私有财产权
D.参与国家管理权
4、题干: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学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
B.家庭教育中家长体罚孩子
C.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健康有益的宣传教育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基本道德原则?
A、诚实守信
B、爱国敬业
C、公平正义
D、自由平等
6、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A、依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B、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C、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D、侵犯他人隐私
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A.未经许可在公共场所吸烟
B.在学校故意损坏公共财产
C.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D.残害他人生命
8、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
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某甲发现有人正在抢劫其店铺,遂用木棍将抢劫者打伤
B.小明在放学途中,被几个不良少年围攻,小明拿起身边的石头击退了他们
C.小红在遭受同学欺负时,大声呼救并报警,等待警察到来
D.小刚在公园散步时,遇到有人偷窃,他大声呼喊并追赶小偷
11、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法律?
A.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B.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C.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
D.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近日,某市开展了一场以“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同学们纷纷参与互动,通过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小张在活动中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后我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小王则说:“我觉得法治社会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小赵说:“通过参与模拟法庭,我了解到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对我国法律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2)请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
(3)如果你遇到违法行为,你会如何应对?
第二题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段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论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日益紧密。法律是道德的体现,道德是法律的基石。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道德则引导人们的行为,提升社会文明。在实际生活中,法律与道德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法律是道德的体现?
3、请举例说明法律与道德相互补充的例子。
第三题小明在初二的时候,发现班上有些同学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他意识到这种行为违反了学校的纪律,也对同学们的学习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于是,小明决定采取行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认为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大声喧哗违反了哪方面的道德规范?
2、小明采取行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这一行为体现了哪种道德品质?
3、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他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
第四题
小明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他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问题,以下是他的日记记录:
1.上周一,我班上有一名同学小华因为家庭原因心情不好,上课时他偷偷地玩手机,老师发现了批评了他一顿。下课后,小华对我说:“我觉得老师太严厉了,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2.周二,我和小刚在课间休息时发生了争执,我们互相指责对方,最后导致双方家长都来学校处理这件事。
3.周三,我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我本想扶起老人,但担心自己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