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统一民族国家的统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提 纲 一、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 二、德意志统一的两条道路 三、铁血宰相俾斯麦 四、宪法纠纷 五、三次王朝战争和德国统一 一、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 1848年德意志革命的影响: 政治上:1850年普鲁士国王颁布了 《钦定宪法》 经济上: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 工业生产有长足发展 1850年3月2日,普鲁士颁布《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废除了20多种封建义务,与土地相关的封建义务则由赎买的方式予以废除。 二、德意志统一的两条道路 德意志统一的两条道路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统一由谁来完成 二是指统一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主张统一由奥地利领导完成,即把奥地利包 括在德意志之内,此为“大德意志道路”。 主张统一由普鲁士领导完成,既排除奥地利 于德意志之外,此为小德意志道路。 统一的方式上: 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实现统一 拉萨尔为首的“全德工人联合会”认为,应当由普鲁士领导,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完成统一; 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奥古斯都·倍倍尔为代表的爱森纳赫派则主张以革命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完成统一 由于德国工人运动并没有纳入马克 思主义轨道,德国无产阶级还不成 熟,按革命的方式完成统一也是不 可能的。因此,只有普鲁士用王朝 战争统一德国才具有可能性和现实 性。 三、铁血宰相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年) 出身于布兰登堡的一个容克家庭,不但经营 过地产,还开办工厂,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 级化容克。 政治上集专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强权主 义者于一身。担任过邦联议会代表、驻俄国 和法国大使。 四、宪法纠纷 1859年,威廉一世任命奥尔布莱特·翁·洛恩为 陆军部长。1860年,洛恩提出一个军事改革 方案,遭议会否决。政府在没有议会批准的 情况下强行着手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 酿成一场军事改革是否合法的争论,即 宪法纠纷。 1862年,新选出的议会仍反对为军事改革拨 款,在这种形势下俾斯麦上台。俾斯麦上任 后很快就宣布议会休会,从此开始了他的无 议会统治时期。 他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 由派活动,这些独断行径被指责为违宪,再 次酿成“宪法纠纷”。 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 朝野,这场宪法冲突才告结束。 五、三次王朝战争和德国统一 普丹战争1864年 普奥战争1866年 普法战争1870年 德国统一1871年1月18日 意大利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提 纲 一、意大利统一的两条道路 二、统一的过程 三、意大利王国建立和全意大利统一 四、意义 一、意大利统一的两条道路 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政治上受奥地利 控制,处于分裂状态。 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资本主义的工农业 经济在意大利北部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 自由派贵族实力增强,实现民族统一的呼声 日益强烈。 两种不同看法: 资产阶级民主派(马志尼、加里波的)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来完成国家的统一,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资产阶级自由派(加富尔)主张由撒丁王国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统一意大利。 双方在反对异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问题上存在着共识,并在反奥战争中采取了联合行动。 二、统一的过程1、对奥战争和北意大利统一2、加里波的和红衫军 三、意大利王国建立和全意大利 统一 1、意大利王国建立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 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撒丁国王为意大利 国王,定都佛罗伦萨。 2、全意大利统一 1866年7月,意大利借支持普鲁士之机, 从奥地利手中收回了威尼斯。 1870年,意大利借普法战争之机,派兵占领了罗马,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 教皇退到城西北不到半平方公里的梵蒂冈。 至此,意大利基本上完成了民族统一。 1871年,意大利迁都罗马至今。 四、意义 意大利的统一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权的建 立,使意大利加速了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 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但由于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 因此,意大利保留了君主制和大量封建残 余,严重影响着此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 * 1862年9月,俾斯麦上台后, 在议会的一次讲话中说: “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威力……普鲁士必须保持它的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