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多生境生态塘对稻麦轮作用径流流失氮磷的拦截效应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09-27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生境生态塘对稻麦轮作用径流流失氮磷的拦截效应的中期报告 该研究旨在评估多生境生态塘对稻麦轮作用径流流失氮磷的拦截效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组在河南省南阳市设置了一个多生境生态塘(MEET)系统,用于捕捉和处理来自相邻的稻田和小麦田的径流水。在MEET系统中,设置了五个处理模块,分别为:稻田处理模块(RSM)、小麦田处理模块(WSM)、干地处理模块(DSM)、湿地生态治理模块(WESM)和控制模块(CM)。为了确定MEET系统对氮磷的拦截效应,研究组监测了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径流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总磷和磷酸盐的浓度。此外,还测量了植被、土壤和水体中的氮磷含量。 初步结果表明,在处理前,RSM和WSM的氮磷流失量比DSM高,而WESM的流失量最低。处理后,RSM和WSM的氮磷流失量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而WESM的氮磷流失量下降幅度最大。此外,MEET系统对氮磷含量的拦截效应也表现出差异。在氮方面,WESM处理模块对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3.3%、40.9%和75.9%,而RSM、WSM和DSM处理模块的去除率则分别为45.2%、37.2%和31.9%。在磷方面,WESM处理模块对总磷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68.1%和48.3%,而RSM、WSM和DSM处理模块的去除率分别为47.9%、37.8%和34.7%。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MEET系统可显著降低稻麦轮作的径流流失氮磷的含量,其中,湿地生态治理模块(WESM)的拦截效果最佳。这为农田氮磷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