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pptx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汇报人:
2024-01-17
CATALOGUE
目录
引言
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与试验方法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指标
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措施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前景探讨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环境保护
01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废弃物产生,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能够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和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可持续发展
02
再生骨料混凝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推动建筑业的绿色转型。
力学性能研究的重要性
03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其力学性能有助于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施工质量和推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再生骨料的制备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结构性能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研究方向包括再生骨料的来源与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结构性能等。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建筑业的绿色转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再生骨料的精细化处理、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发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复杂环境下的长期性能研究。
研究目的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再生骨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系统研究,揭示其力学性能的内在规律,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并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试验测定不同配合比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如坍落度、扩展度等,分析其工作性能与再生骨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抗压、抗拉、抗折等试验,系统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讨其强度、变形等力学指标与再生骨料性质、配合比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抗渗、抗冻融等试验,评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分析其耐久性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02
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与试验方法
采用建筑废弃物经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不同粒径和级配,表面附着部分硬化水泥砂浆。
再生骨料
水泥
外加剂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与再生骨料、水等原材料拌合形成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可选用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03
02
01
配合比设计原则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提高再生骨料的利用率。
配合比设计方法
通过试验确定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工程要求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应考虑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压碎指标等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工艺流程
原材料准备→计量→搅拌→成型→养护。
操作要点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计量精度;搅拌过程中要确保搅拌均匀,避免出现离析现象;成型时要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方式,避免过振或漏振;养护条件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采用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等方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试验方法
制备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试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规范要求,加载速率要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试验步骤
03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指标
立方体抗压强度
指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单向受压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该指标反映了混凝土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轴心抗压强度
指再生骨料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该指标用于评估混凝土在轴向受压状态下的性能,对于柱、墙等受压构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指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在劈裂拉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该指标用于评估混凝土在拉伸状态下的性能,对于梁、板等受拉构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劈裂抗拉强度
指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在弯曲拉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该指标反映了混凝土在弯曲状态下的抗拉性能,对于桥梁、路面等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弯曲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指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在弯曲力矩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折断力矩。该指标用于评估混凝土在弯曲状态下的抗折性能,对于梁、板等受弯构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初始弹性模量
指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指标反映了混凝土在受力初期的变形性能,对于结构刚度设计和变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