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创新性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10-12约1.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创新性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其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可忽视。为此,广东省探索出了一种“双到”扶贫模式,即“干部下到村、资金到户”,旨在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施策、社会参与等措施,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和帮助,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 本研究旨在对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分析其实践经验和运行情况,探讨其适应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元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梳理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实践经验和运行情况,剖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探讨其适应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三、研究结果 1. 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优点 (1)有效地整合了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合力支持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2)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强化了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效率。 (3)强化了资金使用效能,使贫困户得到更实际的帮助。 (4)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参与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 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不足之处 (1)落实不到位现象仍然存在,一些贫困户难以得到实际帮助。 (2)部分干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工作不扎实、履职不力等问题。 (3)部分地区出现了资金浪费、乱用等情况,对模式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3. 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适应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1)适应性: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适应了广东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但在其他地区的应用需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 (2)可复制性: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可通过吸取其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其他地区。 (3)可持续性: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可持续性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充分考虑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是一种有创新性的扶贫模式,该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2)在广东省,该模式实践效果明显,有效推进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实施效率,落实到位。 (3)在其他地区推广该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其可持续性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落实能力。 (2)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和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3)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宣传,提高广大民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