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动力装置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机动车辆的动力装置 教学目的: 掌握机动车辆动力装置各系统的作用、工作过程。 了解机动车辆动力装置各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重点: 动力装置各系统的作用、结构、工作过程。 难点: 化油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高压油泵、调速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第三章 机动车辆的动力装置 第一节 汽油发动机 一、汽油机的总体构造 1、曲柄连杆机构 功用:曲柄连杆机构是内燃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传动机构,用来传递力和改变运动方式。工作中,曲柄连杆机构在作功行程中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行程中,即进气、压缩、排气行程中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总的来说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燃料燃烧后发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机体组的功用及组成 现代汽车发动机机体组主要由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气缸衬垫、主轴承盖以及油底壳等组成。镶气缸套的发动机,机体组还包括干式或湿式气缸套。 曲轴箱结构形式 机体组的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曲柄连杆机构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的零件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2、配气机构 功用:目前,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 气门式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每组的零件组成则与气门的位置、凸轮轴的位置和气门驱动形式等有关。现代汽车发动机均采用顶置气门,即进、排气门置于气缸盖内,倒挂在气缸顶上。 配气机构的组成 凸轮轴的位置有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3种 配气定时(配气相位) 3、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燃料供给装置: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管。 空气供给装置:进气管、空气滤清器等。 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废气排除装置: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喉管处的真空度从浮子室中吸油,吸出的汽油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化油器结构 化油器结构 上 体 化油器结构 中 体 化油器结构 下 体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主供油装置: 利用泡沫管吸入空气,形成泡沫汽油,节气门开度越大,进入泡沫管中的空气越多,燃油越稀。满足中小负荷时,随着节气门的开度增大,燃油逐渐变稀的要求。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怠速装置: 为满足怠速时供油的要求。利用怠速时节气门后高真空度吸油,为过渡圆滑,设过渡喷口。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起动装置: 设置阻风门,增加冷起动时真空度,时主喷孔、怠速喷孔、过渡喷口一起供油。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真空加浓: 利用节气门处的真空度,控制加浓阀的开启,增大主量孔处汽油流量。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机械加浓: 当节气门开大时,加浓阀位置随节气门开度变化,推杆向下泵油,增加主喷口的喷油量。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加速装置: 在喉管处设置加速喷孔,当节气门突然开大时,活塞阀向下泵油,加速喷口喷油,提供加速时额外的燃油量。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平衡管: 为消除空气滤清器对主喷口与浮子室处压差的影响,浮子室上方通常安装一通气孔与空气室相通,称为平衡管。 化油器的主要装置 多重喉管: 为解决充气量与汽油雾化之间的矛盾,通常采用多重喉管,大喉管增加充气量,小喉管汽油雾化良好。 化油器起动工况 化油器中负荷工况 化油器加速工况 4、润滑系 功用: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润滑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机油的功用 1.润滑 机油在运动零件的所有摩擦表面之间形成连续的油膜,以减小零件之间的摩擦。 2.冷却 机油在循环过程中流过零件工作表面,可以降低零件的温度。 3.清洗 机油可以带走摩擦表面产生的金属碎末及冲洗掉沉积在气缸、活塞、活塞环及其他零件上的积炭。 4.密封 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及活塞环上的油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