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自做).ppt.ppt

发布:2017-04-24约2.8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声音就 。 2.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声,声以 形式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障碍物与发声体相距大于17米);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耳传声:既外界的声音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递给 ,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经大脑,于是便产生了声音. 2.骨传声:声音通过 、 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骨传导的性能比耳传声的性能好.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 叫音调,由 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 叫响度;由 决下,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 3、音色: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由物体的 和 决定; 4、频率: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HZ 5、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高于20000Hz叫 ;低于20Hz叫 (超声波、次声波人耳都听不能);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超声波有雷达、声呐、B超等。;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符号 ,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达到 会使鼓膜破裂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 3、控制噪声:(1)在 (安消声器); (2)在 (植树。隔音墙) (3)在 (戴耳塞); 五、声音的利用 1、声音传递 (雷声— ,讲话—交流信息 听诊器—心脏是否有问题,回声定位:蝙蝠、雷达、B超、声呐) 2、声音可以传递 (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超声波洁牙);练习: 1.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 ????A.?在海洋深处????B.在月球上??? C.?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能 传声. 3.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 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 4.?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 不同。 ;练习: 5、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 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 传播, 的传声能力较强. 6、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