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射流破碎冷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射流破碎冷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
杀菌是实现食品长期保藏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尽管热杀菌可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但附带产生了对食品营养、风味、色泽的劣化。
出于对食品最小加工的追求,非热杀菌技术研究与日俱增。IFT于1998年成立专门的非热加工分会以促进非热杀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非热杀菌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高静压杀菌技术、脉冲电场杀菌技术、脉冲磁场杀菌技术、紫外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强光闪照技术、超声波杀菌技术以及以微滤或离心为主要手段的除菌技术等等。
射流破碎冷杀菌技术进展
超高压射流破碎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可替代液态食品热杀菌的杀菌方法,从1990年开始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揭示现象、探讨应用方面的研究,分散于牛奶、果汁、微生物等领域。
超高压射流破碎杀菌是使液态食品在高压作用下,以高速射流形式瞬间通过阀孔狭隙,微生物受到挤压、摩擦、剪切、空穴、震荡以及膨爆等多重动力作用,导致细胞破碎或损伤从而失去活性。
Popper和Knorr首先尝试了高压射流钝化微生物的概念。试验中选用APVGaulinMicronLab40试验型高压均质机,以Escherichiacoli,Streptococcuslactis和Bacillussubtilis分别作为革兰氏阴性菌和两种不同胞壁酸残基结构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发现在100MPa时经多次处理即可使三种菌的初始菌数分别减少到%、%和10%。Toledo等人开发了一种高压喉释设备,以Pseudomonasputida与Lactobacillussake分别作为牛奶腐败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代表,实验发现,最大压力310MPa的超高压动力可使液体培养基中的由初始菌数108cfu/ml下降到10-1倍稀释液中菌落数为0,则要比D85致死数值降低几个数量级。通过两种不同设计方式杀菌设备的比较,装备1可以降低液体培养基中达4个对数单位,而装备2则降低8个对数单位以上。子囊菌属酵母具有坚硬的壳质细胞壁,采用超高压动力处理可降低培养液中初始菌数个对数单位。杜军等人利用/150射流破碎机,在微生物细胞破碎试验中,采用150MPa压力2次处理,使Saccharomycescerevisiae悬液细胞全部破碎致死,动力作用对Bacillussubitlis的致死率可达5-7个对数单位。采用200MPa的高压均质,处理Lactobacilli磷酸盐缓冲悬液,可以使其完全钝化。
在应用研究方面,Clark等人利用高压均质机APVGaulinmodel30CD对没有进行巴氏杀菌的鲜榨柑橘汁进行了处理,105MPa处理压力下,可降低微生物存活率达99%。Campos等人在灭菌后的柑橘汁中分别引入LactobacillusPlantarum和SaccharomycesCerevisiae,初始菌数分别达×107cfu/ml和×105cfu/ml,高压均质处理后,发现250MPa可以使其存活率分别降低和个对数单位,达到了很好的钝化效果。Lima等人对接种的Pilsen啤酒进行了高压均质处理,发现150MPa可以降低初始菌数107cfu/ml达3个对数单位,200MPa可以使其完全钝化。对于牛奶中微生物的钝化处理表明,310MPa处理可以降低菌类存活率达个对数单位。
超高压动力作用能够很好的保留食品的风味。Clark等人利用高压均质机处理的鲜榨柑橘汁,在4左右保留很好的风味达40天之久。Toledo利用自制的超高压动力杀菌装备处理的柑橘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了6个月仍然没有腐败,对柑橘汁、葡萄汁和苹果汁的感官评定分析表明,超高压动力处理样品与未经处理样品在风味上没有差别;一些热敏性的果汁如芒果汁、桃子汁经过超高压动力处理之后在冷藏条件下可以保存一年,不失其新鲜风味。
总之,超高压射流破碎杀菌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钝化食品中的微生物,延长货架期,同时由于其杀菌可在常温下进行,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食品中的营养与风味;此外,超高压射流破碎杀菌技术可实现对液态物料连续杀菌,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作为一种连续非热杀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灭菌机理及实用性探索
射流破碎灭菌机理研究
为了论证超高压射流破碎方法杀灭液态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我们对微生物经射流破碎后的生物形态及生物活性进行了试验探索。
1997年开始,张绍英等利用NCJJ系列射流破碎机对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处理,试验发现在150MPa处理压力下,射流破碎可使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细胞结构的整体性产生明显的改变,150MPa下处理3次可将酵母细胞全部破碎致死。
在随后杜军等的试验中发现,射流破碎杀菌过程中微生物细胞存在着多种隐性损伤致死的现象,并且,隐性损伤致死在较低的处理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