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汽车业进化与突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智能在汽车业的进化与突破 人工智能正处于红利期中,在多领域里持续有所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未来,它很可能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对很多产业带来颠覆性,其中,这个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急先锋,将助力汽车业的升级与变革
时下,人工智能的浪潮,继续在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涌动着,亦成为传统企业巨头和新型互联网公司的商战布局焦点
国际投资咨询机构VentureScanner的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初,全球共有957家人工智能公司,美国以499家位列第一。根据这家机构的数据统计,全球人工智能公司在2015年共获得近12亿美元的投资,如果从过去20年的全年投资总额来看,这一数据已超过了其中17年的全部投资总额
“人工智能”的概念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耳熟能详,除了近年来的曝光率陡增,更主要的是在技术和应用上有所突破。如今,人工智能领域覆盖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手势控制、虚拟私人助手、智能机器人、推荐引擎和协助过滤算法、语音翻译、视频内容自动识别等13个细分行业
如果从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维度来看,人工智能必将是众多智能产业技术和应用的突破口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前院长、驭势科技有限公司CEO吴甘沙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未来不断升级迭代的人工智能应用,将成为包括汽车在内的实体制造产业强势回归的重要引擎
吴甘沙的职业生涯,围绕着计算机、人工智能分成三个“五年”。第一个五年,他主要研究受控执行环境,比如java虚拟器研发;第二个五年,专注领域转到了并行计算上。2009年以后,吴甘沙转而潜心研究大数据及大数据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决定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辞职后,他瞄准人工智能创业方向,并看好智能驾驶领域。 处在红利期的人工智能
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智能的讨论,从人工智能诞生之日起,便呈现各路诸侯纷争之势,争议不绝。在一些传统产业中,这种“取代”正在一定程度上悄然发生
在1913年以前的工厂里,每名工人都需要从事很多项工作,他们的岗位难以被其他人或机器取代。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螺丝”,只需从事一小块的工作。无意间,这给百年后的弱人工智能登场创造了先天的历史条件
吴甘沙认为,最近的五年至十年,是弱人工智能、窄人工智能的红利期,“弱人工智能不是通用的人工智能,但是可以解决非常确定性的问题”
在吴甘沙看来,“不能指望其像人一样思考”的弱人工智能,其计算机视觉仅仅停留在分类识别,无法懂得画面的含义;语音识别可以识别出字,但不懂得字背后的意思;机器翻译是根据大数据、统计来做的,并不意味着“懂”
即便如此,处于红利期的弱人工智能,仍能为人类的驾驶冠上“智能”的名牌,也确实可以带来智能化技术和用户全新体验
吴甘沙接受《财经》采访时说,按照应用的类型,人工智能分成三类:高智能、低风险;低智能、低风险;低智能、高风险
人在驾驶汽车时,要感知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是障碍物、地面车道的语义、红绿灯、交通规则,还要知道自己在哪里,该往哪里走。这些都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的问题,只不过是“高风险”
他认为,在一个比较理想的数据集上,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识别,能做到90%的准确率。在成本可以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多种传感器的融合、交叉验证,在高风险的环境下可取得合理的可靠性
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处于一个红利期中。根据VentureScanner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在风投领域不断刷新市场数据,以2014年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投资额10亿美元这一指标为例,同比增长近50%,预计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
有关这种市场爆发期的论调,几成业内共识。根据瑞银近期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到1800亿美元。 人工智能将成为智慧“容器”
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从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到服务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医疗、AR/VR等热词的兴起,人工智能产业俨然担当了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急先锋。尤其是今年初AlphaGo大胜李世石的人机围棋对战,更进一步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热潮
在各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的论坛上,多家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相继登台亮相,在刷新人们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让人们嗅到了智能机器人走入未来家庭生活、全面开启智能时代的可能
在一些大型的会议现场,传统的会议速记员的工作正在被一套人工智能系统代替:现场收音,实时将演讲内容转为文字,然后几乎同步地展现在演讲人身后的显示屏上。而在过去,重要会议的速记员,是媒体记者、会议主办方留存演讲内容的关键人
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也已大展拳脚。随着互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