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耐火材料新技术论文.docx

发布:2021-07-10约1.28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耐火材料新技术论文 耐火材料新技术论文 铝矾土基喷涂料的研究与施工方法 摘要:介绍了喷涂料的基本概况,然后以铝矾土喷涂料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多种原材料、结合剂以及添加剂对喷涂料性能的影响,最后概括总结了喷涂料的施工方法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喷涂料、铝矾土、板状刚玉、蓝晶石、红柱石、干法、湿法、火焰喷涂 随着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的耐火材料逐渐被取代,不定型耐火材料在冶金行业中用量日益增加。而在不定型耐火材料中用量最大的就是浇注料,其次为喷涂料。喷涂料广泛运用于窑炉以及热工设备上,可以用于喷涂新的衬体,也可用于炉衬的修补。既可以在冷态下用于构筑和修补炉衬以及涂覆成保护层,更宜于用在热态下修补炉衬。喷涂料解决了耐火材料普通施工方法在复杂或异型部位无法操作的难题。另外喷涂料施工不需要支设模板,可直接在受喷面上设置锚固件进行施工或在耐火材料表面上喷涂。由以上可知,喷涂料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修炉时间、延长窑炉使用寿命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材料。 1 喷涂料的基本概况 喷涂料是一种利用气动工具以机械喷射方法施工的不定型耐火材料。耐火喷涂料在管道中借助压缩空气或机械压力以获得足够的速度,通过喷嘴射到受喷面上,便能形成牢固的喷涂层。其喷涂方法又可以分为湿法、干法、半干法和火焰法4类;按受喷面接受物料的状态又分为冷物料喷涂法和熔融物料喷涂法两种。 耐火喷涂料与同品种耐火浇注料基本相似,其区别是耐火骨料的临界粒度较小,一般为3~5mm,耐火粉料、超微粉和结合剂的合用量较多,一般为35%~45%。由于材料的组成相似,因此喷涂料的凝结硬化机理和高温下的物理化学变化也基本相同。其中关键技术是附着性、黏结性、强度和烧结性。这些特性不仅仅与材料本身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受喷射机等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参数的制约,也受其受喷体的状态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 喷涂料必须具备的性质: (1)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来保证物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喷涂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凝固性,使物料能很好的吸附到喷涂层上,并能很快的凝固而具有一定的强度; (3)控制好加水量,保证能够润湿物料又不会发成流淌。 施工时要注意: (1)喷射的风压和风量,避免回弹和脱落; (2)喷枪口与受喷体的距离与角度,避免使物料喷到受喷面的力度过大或过小,保证能喷涂均匀; (3)喷涂时厚度控制,太厚容易剥落。 具体的注意事项在后面会详细论述。 2 铝矾土基喷涂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铝矾土喷涂料是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硅微粉为结合系统,根据情况加入蓝晶石、红柱石等,利用三石在高温下的莫来石化来抵消烧结收缩。为了提高其性能而加入一些添加剂,如Cr2O3。为了促进凝结硬化而加入一些促凝剂,如铝酸钠等。 2.1不同粒度板状刚玉的影响[2-3] 矾土基喷涂料具有氧化铝含量高、耐火度高、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等优良性能,主要应用于工业窑炉的衬里。板状刚玉的特点是导热性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强度大。因为其结构外形是片状的,可以起网状骨架作用,从而可大大提高制品的强度。又由于此结构能抵消各方向的应力,因此能够减小急冷急热所产生的应力破坏。然而,不同粒度的板状刚玉对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实验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和硅微粉为结合系统,研究了不同粒度的板状刚玉对喷涂料性能的影响。 2.1.1物理性能 表1 试样的物理性能 (1)体积密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同一温度下,引入不同粒度板 状刚玉的体积密度相差不大; (2)线收缩率随温度升高增大,在1300℃时略有减小,原因是蓝晶石高温下分解为莫来石和熔融状态的游离SiO2,同时产生体积膨胀吸收了一部分体积收缩。并且随着板状刚玉粒度的减小,线收缩率大致呈增大的变化趋势,这在高温下表现尤为明显,这是由于细小颗粒的板状刚玉更易于促进烧结进程,试样烧结后必然会产生烧结收缩。因此经过高温热处理后线收缩率随着板状刚玉粒度的减小而增大; (3)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在经过110℃烘干和经过1000℃热处理后,BL2试样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最大。但在经过较高热处理温度1300、1500℃热处理后。BL3试样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最大。这也是由于细粒度的板状刚玉促进了烧结所致,导致了强度的增加。 2.1.2耐磨性能 图1 不同粒度板状刚玉对试样常温耐磨性的影响 由图1可以知道,在经过较低温度处理时,粒度大的板状刚玉有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