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礼仪校园,打造和谐育人环境20151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建文明美丽校园,打造和谐育人环境
——河头店镇中心中学“五jing”
系列教育活动之“文明篇”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为了让好习惯塑造的好品质闪闪发光,为了让好习惯创造的好人生熠熠生辉,自2013年9月开始,河头店镇中心中学以创建“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为契机,以“五‘jing’永驻我心,伴我一生”为主题,以“创建文明美丽校园,打造和谐育人环境”为宗旨,在全体学生中大力开展五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五jing”教育的内容与核心:
1.文明习惯——讲“敬”,相敬如宾,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以礼相待的文明意识。
2.卫生习惯——讲“净”,源清流净,培养学生讲究良好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的卫生意识。
3.纪律习惯——讲“静”,静气沉声,培养学生遵守公德、遵规守纪的规则意识。
4.安全习惯——讲“警”,警钟长鸣,培养学生“安全重于山,生命高于天”的安全意识。
5.学习习惯——讲“竞”,千岩竞秀,培养学生只争朝夕、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
我们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员抓,抓全部,全程抓,抓全程,反复抓,抓反复”为工作思路,全面抓五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学期突出抓好一项主题,本学期我们着重抓文明礼仪的养成。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分工领导为副组长、全体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实施、指导和监督工作。一是成立文明礼仪教育训练指导小组。实行学校领导包联年级、班主任包联班级、科任教师包联学生的包联机制,跟踪指导,跟踪检查,跟踪评价,突出重点学生、重点习惯,强化训练。二是成立文明礼仪教育监督小组。由政教处和团支部负责,选拔各班文明礼仪标兵,成立文明礼仪教育监督小组,设立“养成教育监督岗”,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三是成立文明礼仪教育督查测评小组。由政教主任、校团委书记和学生骨干组成,随机督查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落实情况,定期测评学生校内养成教育效果,定期评估学生的表现。
根据上一学年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制订《河头店中学学生文明礼仪手册》,本学期重点突出文明礼仪之“家庭篇”“校园篇”。
二是修订《河头店中学常规管理“七讲二十不准”》,明确行为规范,明确好习惯标准。如下:
河头店中学常规管理“七讲二十不准”
(一)讲礼貌
1.见到老师、长辈要面带微笑主动问好;不准不叫尊称就说话;不准直呼老师、长辈的名字;不准
2.“你好”“谢谢”“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要常挂嘴边;不准表情冷漠、语言生硬、不屑一顾。
3.离家或外出不归,不准不向家长打招呼。
(二)讲仪表
4.一律穿
5.不准染发烫发、戴首饰、留长指甲、染指甲;男生不准留长发,女生不准
(三)讲文明
6.不准说脏话、吹口哨、说瞎话、瞎咋呼、乱瞪眼、斜楞眼儿、锅着腰、吧嗒嘴儿、撸袖管儿、挽裤腿儿。
7.不准挤眉弄眼、勾肩搭背、聚众扎堆、起哄喊叫、横冲直撞。
(四)讲卫生
8.不准吃 “三无”食品、流动食品、生冷辛辣食品。
9.不准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不准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五)讲秩序
10.上下楼梯、校车,要自觉排队,礼让女生;不准推挤争抢。
11.上下楼梯、主道走路要“两人一伍,三人一列”;不准多人横行,不准随意越过中心线。
(六)讲纪律
1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不准传阅、观看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不准进入网吧、游戏室、棋牌室等营业性娱乐场所。
13.集会、听报告、乘车等公众场合;不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喧哗打闹、吃零食、做私事。
14.不准追逐疯闹、打架斗殴、以大欺小、敲诈勒索、破坏校产、乱涂乱画、损坏花草树木、携带手机手表等电子用品。
15.不准随意穿越草坪、绿化带,不准攀爬树木、围墙、电线杆、变压器、高大建筑物等。
16.不准非正常男女交往,不准与外校
(七)讲安全
17.不准携带刀具违规器械
18.不准与陌生人接触,不准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准贪图小便宜、见钱眼开、见利忘义,须牢记:天上永远不可能掉馅饼。
19.不准乘坐“三无”车辆、黑出租,乘车不准不系安全带,不准逆行、抢行、闯红灯。
20.放学后,不准在校外长时间逗留;女生不准单独行走。
二、优化环境,强化实践
在优化环境方面。首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充分利用研讨会、学生会、演讲会、主题班会、校园网、校园广播、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意义和内容,评选“文明礼仪之星”形成“争星育人”的氛围,引导学生明确规范,遵守规范,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其次,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优秀家长经验交流会、举办家庭教育论坛、发放家
显示全部